长江商报 > 中国未来三年将实现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中国未来三年将实现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2018-09-03 07:29:5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周舜尧 综合报道

9月,海拔2450米的四川省茂县雅都镇后村村民的采药时节迎来尾声,在这里,每年5月至9月,村民们到村集体的林地草场采贝母、羌活等药材,夫妻两人运气好的话,一天能采价值上千元的药材。

茂县是今年第一批公布的40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退耕还林、修路进村等政策实施解决贫困的瓶颈问题,“养蜂、种树”……高山上,村村因地制宜的走产业脱贫路子,让当地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下降至0.71%,全县成功“摘帽”。

本月,中国还将公布2017年度贫困县脱贫摘帽第二批9省区85县专项评估检查情况。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表示,与往年相比,2017年度的扶贫“年考”成绩展现出“脱贫摘帽步伐加快”、“贫困群众获得感更强”等新的特点。

贫困县加速“摘帽”

2017年,中西部20个省区市申请12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今年6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分两批开展专项评估检查,评估检查结果显示,第一批11个省区市的40个贫困县均达到脱贫摘帽条件,此前,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继宣布这一结果。第二批9省区85县专项评估检查情况将于9月份向社会发布。

夏更生介绍,与2016年贫困县退出相比,2017年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申请贫困县退出的省份由2016年的9个增加到2017年的20个,申请脱贫摘帽的县由28个增加到125个。“脱贫摘帽步伐加快。”

此外,在抽查的脱贫户中,98%以上表示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93%以上表示家庭收入增加非常明显或比较明显,分别比2016年高3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以上。40个县群众认可度全部超过90%,满意度最低的县在93%以上,比2016年高3个百分点,脱贫摘帽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我们清醒地看到,这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只是他们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仅初步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摘帽的贫困县都有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还有近两万人,大多是贫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脱贫难度更大。”夏更生表示,将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督促已退出县持续用力。

各地各部门创新举措脱贫攻坚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介绍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意见》作为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韩俊介绍,经过几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县摘帽100多个,,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同时,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未来三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越往后难度越大,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

为此,《意见》提出,要从10个方面强化各项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包括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加强生态扶贫,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强化综合性保障扶贫,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为落实《意见》,当前,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行动。日前,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相关文件,创新出台扶持政策,推进就业扶贫。其中,提出对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且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民政部明确6项举措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包括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完善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和农村低保对象退出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等。

9月1日,安徽省召开全省健康脱贫三年攻坚工作会议,提出在今年底前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15种扩大到20种,到2020年扩大到30个病种,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甘肃省则出台三年教育脱贫攻坚计划,提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补充贫困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紧缺教师,建立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重点推动中小学和幼儿园校长(园长)教师向贫困地区乡村合理流动,用3年时间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教育扶贫目标。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