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海尔打造生态品牌上半年销额增11.5% 搭建物联网共创共赢公益生态圈

海尔打造生态品牌上半年销额增11.5% 搭建物联网共创共赢公益生态圈

2018-09-07 06:46:0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

这段文绉绉的话,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著《海尔是海--张瑞敏随笔选录》中,对海尔的管理经营艺术的阐述。

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商业发展史上,中国家电业巨擎海尔集团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面临日趋饱和的家电市场,企业若想从中产生新的发力点,有业内人士表示,这需要结合当下消费者的新需求,将产品不断高端化、智能化、创新化。以期带来新的优势,扩大潜在市场。

2018年初,海尔全球首创提出物联网背景下的“生态品牌”概念,在产品品牌、平台品牌之后,对品牌内涵进行了革命性的迭代和创新。

在创新产品的同时,海尔也在公益事业上进行创新。2018年,海尔希望小学公益的模式将从传统模式、互联网模式全面升级为物联网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将聚焦儿童教育和公益,搭建各方参与的共创共赢公益生态圈,构建公益社群生态的触点网络,实现公益的生态收入。

洗衣机行业进入下行通道,海尔逆势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每百户居民的洗衣机拥有量为90台,这意味着洗衣机行业已经走向成熟稳健的增长时期。

没有了人口增长、下乡普及的发展红利,洗衣机企业要想保持快速增长,需要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坚持原创科技驱动产品结构升级,加速中高端转型步伐。

由此,一场智能化的革命,正在中国家电业中展开,海尔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8月24日到8月26日,华夏家博会在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揭晓。活动当天,海尔将包含全屋空气、用水、洗护、安防、娱乐、健康、信息7大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以及三个一站式解决方案带到现场,让当地市民直观的体验到智慧家庭带来的美好。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生活中的品质、智能、健康等越来越关注,作为国内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家居博览会之一,华夏家博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家装家电采购服务,以便为其带来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海尔逆势而上,所取得的成绩还要拿数据说话。

近日,市场权威调查机构中怡康发布洗衣机行业最新市场数据:洗衣机月度行业销额在2018年前7个月,有4个月是负增长,累计同比增幅为-0.81%,整个行业进入下行通道。在此背景下,海尔洗衣机逆势增长,销额累计33.8%,位居行业第一,累计同比增幅11.51%,超第二名近5倍。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等品牌在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上也占有明显优势。据中怡康数据显示,万元以上价位段,海尔洗衣机第33周市场份额为84.2%,年累计份额为75.8%。

首创提出物联网背景下的“生态品牌”概念

业绩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创新出来的。

海尔创牌中心展示馆的历史陈列墙上,定格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这句话提出于2016年前后,既是对海尔集团前几十年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海尔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凝练升华,持续牵引着海尔敏锐洞察时代之变,充分借力新思维、新技术进行颠覆革新。

21世纪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字化革命席卷全球,把人类快速推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

时空关系在物联网时代被解构重生,曾被信息壁垒遮蔽的个性化需求浮出水面、海量爆发。“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认为,从细微处着手,造福世界,就是物联网。

为积极适应新变化、新发展,海尔集团把打造“生态品牌”,作为接驳物联网时代的战略选择。

2018年初,海尔全球首创提出物联网背景下的“生态品牌”概念,在产品品牌、平台品牌之后,对品牌内涵进行了革命性的迭代和创新。海尔打造“生态品牌”,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洞察用户个性化需求,持续为用户动态构建可以满足其需求图谱的整个生态圈,并不断迭代升级,实现生态圈内,包括用户、创客、供应商等主体共同增值。

海尔电器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度营收787.98亿元,净利润33.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0%。报告期内,公司白电业务、渠道服务业务和物流业务均快速增长,其中海尔洗衣机2017年度销量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14.6%,连续第九年全球份额第一。

23年累计援建希望小学过亿元

实际上,海尔的创新思维并未局限于产品,对公益事业也是如此。

2018年6月中旬,以“美好教育: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海尔“美好教育+”全国公益活动首场启动暨边院镇海尔希望小学竣工仪式在泰安肥城边院镇济河海尔希望小学举行。

值得关注的是,从1995年开始,海尔集团已累计投入9800余万元援建了265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已经覆盖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是团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学校最多的中国企业。此次援建600万元后,海尔累计援建款数正式超过一亿元。

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好教育+”所提供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包含健康饮水、健康食品、健康空气、京师智慧学堂等。

自创业伊始,海尔就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当中。近年来,海尔已获得中华慈善奖、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爱心中国奖、中国公益事业十大贡献集体、最具爱心企业等数十个权威机构颁发的公益奖项。

同时,海尔也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实施深度合作,支持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贵州省纳雍县、重庆市忠县实施,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健康问题。

事实上,海尔始终坚持“企业的责任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观,并将“真诚到永远”的精神从市场行为延伸到了社会担当方面。

据了解,进入物联网时代后,海尔的社会责任观也逐步拓展到以“诚信生态,共享平台”为核心的共创共赢生态圈,而这也代表着其将自己的公益模式由单纯物资支撑的传统模式升级为多方参与、构建社群生态的物联网模式。

海尔希望小学公益升级为物联网模式

4月16日,海尔与青岛国税局携手,共同欢迎来自贵州安顺、内蒙古赤峰、山东德州、临沂、菏泽五所海尔希望小学师生来到青岛。师生们走进全国首批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青岛市嘉定路小学,参加税收主题升旗仪式,参观税收普法教育展室,参与税收公开课,并到青岛崂山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体验办税岗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公益活动。在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集团转型为开放的生态圈,与此同时也创新公益模式,搭建物联网公益生态圈,与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此次,与青岛国税局的合作正是这一公益生态圈建设的成果体现。2018年,海尔希望小学公益的模式将从传统模式、互联网模式全面升级为物联网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将聚焦儿童教育和公益,搭建各方参与的共创共赢公益生态圈,构建公益社群生态的触点网络,实现公益的生态收入。在物联网模式下,海尔不仅自己出公益资源,更会影响更多的资源参与到海尔希望小学的公益中来。海尔集团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达成合作,并在“爱生学校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里实现深度合作,共同关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健康问题。

海尔通过产业扶贫模式,重构产业价值链,实现“商业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海尔投入扶贫最大的差异点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自2015年初开始布局现代农业板块,海尔至今已在全国六大区域九个品类形成布局,助力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全国9省市1900个村几万家庭参与到创业脱贫实践中。

东方IC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