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江楚雅)11月30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指导,驴妈妈、景域集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旅游IP高峰论坛在沪举行,正式发布“先游后付”新品牌。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人均出游为3.7次,出境游人次也高达1.3亿,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刚需。但作为出游主要方式之一的跟团游,却不时爆出的强制消费、天价消费等问题,困扰着整个行业和消费者,导致游客并对旅游行业、目的地产生信任危机。
对于消费者来说,“先游后付”怎么玩?记者体验获悉,在驴妈妈APP上输入“先游后付”关键字后,页面立即跳出了数十天标有“先游后付”字样的线路,涵盖了包括湖南张家界、云南抚仙湖、海南蜈支洲岛、日本、土耳其、西班牙、芬兰、埃及等在内的多个目的地。
从产品描述、行程介绍和预订须知上看,这些线路和一般的旅游产品看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在最后的付款环节,游客则可以选择以“先游后付”的方式暂不付款,待旅行完成后如果满意再付款;如果对旅游产品有异议,可以与相关工作人员先行沟通后再对接付款事宜;游客实在不满意,也有相应的赔付标准。
驴妈妈品牌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先游后付”现已上线,目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游客只要预订“先游后付”产品,就可以享受先出游,归来后满意再付款的旅游新体验。同时,驴妈妈提供六大服务保障,设立“先游后付”保障与赔付标准,针对跟团游出行中酒店住宿、餐食标准、购物等6大环节中担心存在的行业违规现象,设立相应的赔付标准,承诺不满意就赔付,以消除游客对跟团游的疑虑,轻松无忧出行。
事实上,驴妈妈并不是“先游后付”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早在2013年,上海大通之旅旅行社就开始在“无锡两日游”等6条线路上试点先旅游、后付费。
“之前也有企业做,但都失败了,大部分是赔钱了。因为之前很多制定的规则,太不受约束了,游客很容易就不给钱,导致收不回钱。”一位长期研究旅游的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这种旅游体验就是建立在“旅游生态命运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监督、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倒逼整个供应链及旅游整体商业环境变得更好。
中旅银行行长游翔表示,“先游后付”产品为呼唤诚信社会提供了推动力。游行长还表示,“先游后付”在倒逼旅游市场的改革,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的升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