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张璐)12月24日,有媒体曝光去哪儿网年底进行大裁员,其中大住宿事业部的“Q+”项目被撤,裁员人数超百人,此外专车事业部、玩乐事业部等也有不同程度裁员。
针对裁员数百人的传闻,去哪儿网方面回应称,“为正常绩效考核并非所传裁员。Q+业务不达预期关闭,协商以及转岗57人,协商未果全部按照法定条件给予赔偿。”
此外,上述裁员内容也在职场匿名社交软件“脉脉”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有通过身份验证的去哪儿网员工在“职言”板块中匿名发帖称,“去哪儿网大住宿事业部开始裁员了,约聊劝主动离开。”
而在评论区中,也有多位去哪儿网员工表示该情况属实,“真实目的是降低人力成本。”“这次有老人也有应届生。”
据了解,此次被撤的Q+业务为去哪儿网2017年推出的自有酒店品牌,主要面向客单价较低的低星酒店市场,当前加盟酒店已突破千家。2018年底,去哪儿按照例行考核,判定Q+业务不达预期,对该项目关闭。
12月25日,长江商报记者记者联系到武汉的Q加酒店,酒店负责人回复记者称,没有收到去哪儿或携程通知该项目已停止运营,目前对外仍以去哪儿旗下Q加酒店的品牌正常运营,记者看到在APP上目前还可以正常预定房间。
事实上,近期,大量互联网企业被曝出不同程度的裁员或是组织架构调整。
“摩拜将进行裁员,幅度为20%-30%。”有员工在网络上表示,摩拜将对与美团已有业务重叠的部门人员进行优化,例如市场、财务、技术等,整体裁员比例在20%-30%之间;另有员工表示,“先裁打车,再裁摩拜,裁的差不多了打车和摩拜会合并”。而摩拜方面表示,消息应该不属实,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可以看到,出现所谓组织构架调整的大多是近年来的风口上的明星企业,而风口其实也是浪尖,领域扩张的结果之一是这些平台需要更多的人员来驱动衍生链条和巩固新边界;而领域扩张的另一个结果,则是一旦在新领域上受挫,或发现目前还难以真正进入该领域时,这部分人员将成为富余,而之前用于试错的大量资源也随之烧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