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全家疑售过期食品全国10城21家店被曝光 回应长江商报:与自查结果不符

全家疑售过期食品全国10城21家店被曝光 回应长江商报:与自查结果不符

2019-01-09 15:02:5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记者张璐)1月8日上午,第三方评测机构蓝莓评测在微博视频曝光全家便利店售卖过期食品,蓝莓评测称,在1个月内随机抽样中发现,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全家10个城市21家门店均发现在出售过期食品,涉及21家门店,包括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店、上海复旦大学店等。

并且蓝莓评测声明,所有证据均保留了全程一镜到底的录像和录音,“对该视频内容负责”。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但此次曝光或将严重影响到全家便利店的品牌形象。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对于24小时便利店来说,在整个店长负责制之下,客单量为一个首要的考核标准,并没有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来说这个是整个行业的痛点,也是整个零售业态的一些普遍存在的潜规则。”

全家售卖过期食品, 回应:视频不能完整反映事实真相

对于“销售过期食品”事件的持续发酵,1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联系了全家便利店方面的负责人,对方亦就此事向记者发送全家方面的公告。

全家总部表示,绝不允许门店贩售过期食品,并已第一时间对相关门店进行了内部自查,均未出现过期食品,在门店监控视频重复出现疑似蓝莓测评人员异常购买过程行为,认为蓝莓测评文章内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实真相,“全家”将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权益。

但是,蓝莓评测却指出,在调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全家临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问题,并表示所有证据均保留了全程一镜到底的录像和录音,“对该视频内容负责”。

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但此次曝光或将严重影响到全家便利店的品牌形象,毕竟食品安全一直是现阶段中国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由于全家总部注册在上海普陀,8日下午,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已经前往全家总部进行检查,对台帐、销售记录等进行重点核查,一是要求全家总部开展自查,二是对全家临近保质期食品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检查。

全家被曝非首次  便利店食品安全监管待加强

不过,全家的食品安全事件并非首次,2016年,上海市民张某在全家购买了两瓶过期风味发酵乳,后告法庭,公司向张某赔付1000元。

2015年10月,吕某在在全家中泰广场购买涉嫌假冒伪劣的红枣杞子雪梨糖水,将其告上法庭,被判退还货款并赔付1000元。2017年5月,有市民反映在2号线南京西路站厅里的全家便利店货架上,发现老鼠。

事实上,由于我国便利店数量众多,覆盖地区广;加盟店占比高,加盟店主要以个体工商户登记成立,原则上不允许门店从其他途径购货,品牌持有者在实际上从事食品批发业务;批发经营的食品种类多,流转量大,有的达到过千种食品之多,且均是预包装食品。因此,监管难一直是行业的痛点。

朱丹蓬谈道,“其实全家的这种情况并非个案,而是中国的所有零售业态里面都有出现的一种“潜规则”。随着整个新生代人口消费红利的叠加,便利店产品周转率加快,也就为售卖这种临界产品提供了便利。从整个产业端结合消费端去看,这次事件对于全家的品牌形象及其以后的销量一定是有影响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