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江楚雅)2019年以来,房企再遇融资难题,境外发债更是继续上升。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2月以来,已有近10家房企完成发行境外融资计划,总规模超40亿美元。其中2月19日就有6房企均有境外债即将发行。包括融信、佳兆业、龙光、华润、华夏等房企。
2019年以来,房企境外发债频繁。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房企的境内外发债总量大幅增加,达到了1095.79亿元,突破历史新高,环比上升91.8%。其中境外债占比达到了67.6%。
“近期全国房企近期融资发债的节奏明显加快,无论是内地公司债还是其他美元债和票据等,都成为企业新一轮融资宽松的导向2019年将开启融资的新高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认为,从债务兑付的角度看,到了2022年预计会形成第二波债务兑付高峰期,第一波债务兑付高峰期其实就是在2019年上半年。随着融资政策的松动,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房企密集公布融资计划,加入到借新还旧的队伍中。”
境外债权融资占比持续上升
2019年春节过后,房企境外融资密集。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2月以来,已有近10家房企完成发行境外融资计划,总规模超40亿美元。
如2月11日,奥园集团发行2.3亿美元优先票据;2月12日,正荣地产拟发行2.3亿美元优先票据;2月13日,融创中国拟发行8亿美元优先票据;2月14日,世茂房地产宣布完成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时代中国已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2月14日,世茂房地产宣布将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时代中国已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2月15日,旭辉控股发行3亿美元优先票据;2月19日,禹洲地产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这是禹洲今年以来已经是第三次发债;2月19日,融信中国(03301,HK)发布公告称,将发行于2021年到期金额2.07762亿美元的11.25%优先票据,与早前进行交换要约的3.92亿美元旧票据合并构成单一系列。
除此之外,就2月以来,佳兆业、龙光、华润、华夏等多家房企均有境外债券即将发行,本月境外债总规模将更大。
房企为何热衷发境外债?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中基协以及沪深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先后发布了近20项调控政策,用于收紧和规范房地产市场融资行为,房企境内融资渠道不断收紧。
在此情况下,海外发债成为了房企资金来源的非常重要补充渠道之一。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85家典型房企境外融资额同比增长150.4%,相比2016年占比提高12.7个百分点到23.5%。2018年,海外发债受到调控政策影响,融资渠道有所收窄,但是85家典型房企全年境外债权融资额占比达33.6%,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
易居研究院CEO丁祖昱认为,整体来看,今年2月房企境外债券发行计划更加密集,整体融资规模相对较大,但融资成本相比去年同期相对较高,但相比去年11月份已有50-100个点的回落。这主要考虑到2019年上半年为美元债集中到期时段,同时目前海外发债也是一个好的市场窗口,利于房企借此渠道获取更多资金助力发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房企销售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海外融资成本明显上涨,又叠加汇率的波动,但在资金压力下,房企海外融资需求量仍然非常大。
2019年超4000亿地产债到期
长江商本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发债的房企均表示,募集资金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数据显示,2019年将有4026亿元地产债到期。而2018年这一数据是2029亿元,彼时中弘股份、银亿股份、五洲国际等上市房企均出现违约。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指出,中型房企成为此轮加杠杆主力。三大指标显示,中型房企负债率自2012年以来持续提升,尤其是净负债率2018年已飙升至135.1%,显著高于大型房企的95.8%和小型房企的88.7%。飙升的杠杆率对应的是迅速膨胀的销售规模,2016~2018年中型房企销售复合增速51.1%,高于大型房企的42.5%和小型房企的46.8%。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发债的房企均表示,募集资金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近期全国房企近期融资发债的节奏明显加快,无论是内地公司债还是其他美元债和票据等,都成为企业新一轮融资宽松的导向2019年将开启融资的新高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认为,从债务兑付的角度看,到了2022年预计会形成第二波债务兑付高峰期,第一波债务兑付高峰期其实就是在2019年上半年。随着融资政策的松动,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房企密集公布融资计划,加入到借新还旧的队伍中。”
◎相关新闻:
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和居民购房杠杆率连降7个季度,
预计2019年一季度房价涨幅将收窄
长江商报讯(记者 江楚雅)2月20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8年四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四季度,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和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分别回落至17.8%和31%,双双连续7个季度下行。
该报告将人民银行公布的个人购房贷款新增余额占全国一、二手房成交总额的比重与9%公积金贷款占全国住宅成交总额比重的历史平均值加总,估算出全国居民表内购房杠杆率。
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全国居民表内购房杠杆率为31%,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观察历史数据,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居民购房杠杆快速上升,2016年四季度达到2010年以来最高位,为44.1%。2017年一季度,该指标小幅回落至43.8%,此后7个季度连续下行。目前来看,当前全国个人购房杠杆率正处于下行通道。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表示,预计短期内全国性的调控政策不会放松,2019年一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将进一步下降至30%左右。随着居民购房杠杆率的进一步回落,预计2019年一季度全国房价涨幅将继续收窄。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