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自此获得合法地位,并逐渐嵌入更多生活场景。日前,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7.2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升高7.78%。其中,支付宝以53.78%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腾讯金融(含微信支付)分以38.87%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二位,两者合计占据整个市场的92.65%,较上一季度再度提升了12个基点。
其中,位居第一的支付宝提升幅度更大,在大基数下实现了增长。从2018年整体情况来看,支付宝市场份额逐季攀升,从2018年2季度的53.63%、2018年3季度的53.70%扩大到2018年4季度的53.78%,呈现稳步向上的曲线。
业内人士指出,从数据来看,支付宝持续稳住第三方支付行业中的龙头位置,与支付宝的多维场景和服务拓展相关,也与支付宝活跃用户的增长不可分割。
日前,支付宝公布的最新用户数显示,当前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全球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0亿,其中,用户增长主要来自于“下沉市场”和全球市场;仅在国内,支付宝用户数维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这样的用户增长受益于支付宝的多维叠加价值,也反过来促进了支付宝的交易规模增长。
事实上,在央行收紧牌照发放以及采取严格续展工作后,市场上便迎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迅速洗牌,部分知名企业的支付牌照都是通过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取,以完善品牌生态圈。
根据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被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企业收购,收购潮继续涌现,行业整合将持续加剧。中金分析师姚泽宇认为,当前,移动支付已经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已经见顶,未来比拼的是“生态”效应,也就是“支付带来的叠加价值”,包括信用、理财、保险、信贷、营销等多种服务。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未来行业的不断整合,支付宝与腾讯金融双寡头的局面将不断得到巩固。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