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哈罗单车每小时4元或成“最贵”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哈罗单车每小时4元或成“最贵”共享单车

2019-04-09 15:08:0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记者张璐)继摩拜、小蓝之后,哈啰也加入共享单车涨价阵营。4月8日,哈啰出行客户端显示,4月15日起,哈啰单车将施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调整为每15分钟1元,适用于北京市,这与之前小蓝单车、摩拜的调整一致。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春暖花开、单车出行需求旺盛的时间点纷纷宣布涨价,与资本撤离后企业迫切的盈利动机有关。

哈啰单车涨价:北京地区每15分钟1元

4月8日,哈啰单车宣布,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是原先的2倍。

同时,单车月卡生效期间,每次骑行前2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照新的计费规则收费;单车磁卡生效期间,每次骑行前1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照新计费规则收费。

此前,哈啰单车的收费规则为每30分钟1元,不足30分钟也收取1元,骑行1小时花费2元。

对此,哈啰出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其实大多数用户的骑行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调价对绝大部分用户其实是没有太大影响。这种短时订单能占7成的比例,如果需要长时间(1小时)骑行,我们推荐月卡,部分地区价格还是很实惠的(9元),骑2-3次就能回本。”

至于其他区域是否会跟进调价,该人士称涉及到运营机密,暂时还不清楚。

据了解,此前,小蓝单车和摩拜单车陆续宣布调整北京地区的计费规则。上述两者修改后的计费标准一致,同为起步价1元/15分钟,时长费为0.5元/15分钟。

摩拜单车方面称,新版计费规则只适用于单次骑行用户,购买骑行套餐的用户,仍是每次骑行前2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每15分钟0.5元收取。

资本倒逼放弃烧钱模式

事实上,在行业看来,共享单车涨价是迟早的事情,毕竟资本不可能无限制持续烧钱。尤其是在ofo陷入资金链困境之后,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实现自我造血,共享单车就会成为泡沫,破灭只是迟早的事。

哈罗出行 CEO 杨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了一组数据称,目前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只有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 这意味着每辆车每天收入1块钱我们就能盈利。"

但是,现实比理想要残酷的多,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走出亏损,可能仍然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共享单车的提价空间依然存在,同时过去的强补贴模式也让共享单车丧失了自我输血的盈利可能。反之,以提价的方式,来达成共享单车洗牌后幸存者们的价格联盟,形成即使不能达成输血,也不继续过度失血的维持状态,以缓和烧钱速度、等待场景破局的到来。”

那么,共享单车涨价就可以盈利吗?会不会对用户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在他看来,“目前的价位涨幅和其高企的运营成本相比,盈利可能性不大。而对于用户来说,使用共享单车一直都只是一种出行补充,公交、地铁或其他出行工具不方便抵达的地带,价格又相对符合需求,则进行选择,才会形成刚需。”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