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国办通报激励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
●长江商报记者 周舜尧
5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2018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4个省(区、市)、80个市(州)、120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
国办已连续三年组织督查激励
国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建立督查激励长效机制以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督查激励工作,目的在于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形成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狠抓落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据统计,在督查激励措施增加9项情况下,今年受到督查激励地方的数量总体与去年相当。其中,有45个地方因多项工作成效明显,受到2项以上督查激励;有69个地方因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取得新的突出成绩,连续2年受到督查激励;市县基层地区受到督查激励的数量占比接近90%。根据通报,此次督查激励的地方名单共30组。包括河北、广东、重庆等5个省(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湖南、广西等10个省(区)完成扶贫开发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
武汉、宜昌等9地获奖激励措施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省级层面,湖北省入选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的地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投资完成等情况较好的地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在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的地方“;”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地方“等,并获得相应的激励措施。
同时,除了省级目录以外,湖北还有4个地级市、5个县(市、区)入选了被点名激励的名单。
其中,武汉市入选了“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 2019年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安排,制造业单项冠军及其他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平台评定等方面将得到优先支持。
宜昌市入选了“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企业债券发行、债券品种创新与风险防范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与之对应的激励措施为:从2019年起两年之内,宜昌行政区域内企业申请企业债券将可实行“直通车”机制(企业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不需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
襄阳市、保康县、孝感市孝南区入选了“财政预算执行、提高收入质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好的地方”,与之对应的激励措施为:2019年地方利用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年度预算中单独安排的资金等予以奖励,每个市奖励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每个县(市、区)奖励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并适当体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黄石市入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2019年将得到优先支持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关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潜江市入选了“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转型成效突出的地方”,与之对应的激励措施为:2019年对潜江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增加资金分配系数;中央财政在安排年度补助资金时予以倾斜支持。
宜都市入选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2019年对其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各新增安排中央资金500万元。
京山市入选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2019年对其在中央财政分配年度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时,各给予2000万元激励支持,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建设。
湖北省4.55亿元奖励“真抓实干”
在此次国办通报奖励发布之前,4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已发布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根据湖北省的通报,将对2018年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补短板、“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新旧动能转换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6个市(州)、66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
其中,襄阳等5市招商引资成绩突出;投资和项目建设上,武汉等5市及武汉市东西湖区等20个县(市、区)贡献突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考评中,天门等10个粮食主产县(市、区)排名靠前;鄂州等4市水利补短板政策落实成效较好;钟祥等6县(市、区)在“厕所革命”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通山等6县(市、区)精准灭荒造林合格面积3万亩以上;潜江等10县(市、区)在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中落实政策严格、年度任务完成出色。
南漳等10县(市、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整体推进较好较快;宜昌等5市(州)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成效显著;武汉等3市(州)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城市创建中成效显著;武汉等5市(州)推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稳规进规方面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方面,武汉等3市成绩较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襄阳等5市(州)及武昌区等20个县(市、区)表现优秀,咸宁及沙市等5县(市、区)进位明显。
新改建农村公路和提档升级工程方面,咸宁、荆州、黄冈完成年度计划综合排名前三位;十堰等5市位居国、省道一二级公路建设总体目标任务完成前五名。黄石等7市(州)及武汉市江岸区等8县(市、区)在棚户区改造中积极主动、成效明显;宜昌等4市(州)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综合中评价优秀。
上述地方都获得40万至1600万不等“真金白银”的奖励,并将在相关项目安排、投资计划下达、国家及省级试点等方面,获优先安排、倾斜支持。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