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5月23日,美团点评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1%达191.7亿元,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大主体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集团整体财务表现显著改善,经调整EBITDA首次转为正值。
值得关注的是,美团各项业务数据表现亮眼,财务表现有显著改善,却仍未摆脱亏损。
一季度活跃商家达580万
美团CEO王兴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聚焦‘Food+Platform’战略下,集团的各项业务均保持了强劲增长,财务表现显著改善,进一步体现出生活服务市场的潜力和超级平台的价值。随着供给侧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我们将继续践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企业使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更便捷的服务,持续强化商家的内生动力,实现稳健增长。”
在超级平台的协同效应下,美团强大的规模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总交易金额保持稳健增长,交易用户和活跃商家数亦稳步增长。当季,美团总交易金额增长27.9%达1384亿元,年度交易用户达4.1亿,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600万,平均每位交易用户每年交易笔数较上年同期增长至24.8笔,显示出美团多品类服务带来的显著优势。
第一季度,美团的活跃商家达580万,这得益于其在商家端持续增强的运营能力以及平台创造的活力。由此,美团主营业务也呈现上升的态势。
2019年第一季度,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大主体业务延续上季度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中,餐饮外卖经受住第一季度的季节性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市场引领地位,本季营收实现107.1亿元,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5.8%实现16.6亿笔。
EBITDA首次转为正值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已经9岁的美团点评,一直未能迈过盈利门槛。
美团方面也表示,得益于核心业务的经营利润率持续改善和亏损收窄,美团本季经调整EBITDA和亏损净额分别为4.59亿元和10亿元,其中EBITDA首次转为正值,财务表现得到显著改善。
在出行业务方面,美团通过对运营的优化,逐步收窄共享单车的亏损,并大幅缩减了对网约车服务的补贴,从而有效改善了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利润率,此外摩拜海外重组也在按计划进行。
不过,新业务的开拓也需要培养和投入期。4月下旬,美团打车正式在上海、南京启用全新的“聚合模式”,用户可以在美团一键呼叫多个不同平台的车辆,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并增强用户粘性。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上线,2019年还将推广至更多城市。
在集团“Food+Platform”的战略下,美团持续对生鲜零售领域进行探索,包括采用自营和平台模式。对于自营模式,基于对投入回报的复盘和分配资源的考虑,小象生鲜目前专注于北京两家门店的运营提升,同时通过美团买菜对社区小店模式进行探索。美团闪购作为本地零售平台,进一步连接消费者和商家,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并提升商家经营效率。
目前来看,出行方面正在调整战略方向,积极寻找赢利点,新零售方面则处于正在探索阶段。不过,无论是出行还是新零售,都已有强大对手滴滴和同为阿里系的口碑饿了么等,而拥有腾讯基因的美团此行,势必会引起行业纷争,未来也是一场恶战。
根据美团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美团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业务及其他当季实现交易金额164亿元,营业收入39.8亿元,毛利率环比上升12.2%。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