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郑玮
曾陷入IPO对赌风波的国融证券因受到证监会重罚再次进入投资者视线。
对于2018年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债券交易违规行为,证监会近日对国融证券开出罚单,对国融证券采取限制业务活动措施:限制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此外,对资管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别采取警示函、认为不适当人选的监管措施。
在此前,国融证券曾因涉及债券代持、经营管理混乱等频频被罚,翻看2018年年报发现,尽管国融证券营收、净利润大幅下滑,证券投资业务和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仍然大幅增长,而被罚的债券自营业务是其证券投资业务的支柱。作为券商利润的重要来源,两大处罚无异于砍掉了国融证券的左膀右臂。
对于此次遭遇监管处罚,国融证券态度也诚恳,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内控,从严执行各项监管规定,规范开展各类业务,切实提高公司管理层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合规意识和业务水平,认真落实整改,杜绝违规现象再次出现。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融证券此次处罚,很可能会影响到今年的分类监管评级,进而会影响投行业务的开展。
债券自营和资管备案暂停
证监会认为,国融证券债券交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风险控制流于形式,存在风控系统中大量预警信息未处理、风控数据与交易系统数据不一致等情况;二是经营管理混乱,人员隔离、岗位隔离、业务隔离要求没有落实,如资产管理二部与负责投顾的财富管理二部人员混合办公,债券交易人员离职信息未及时更新等;三是业务管控缺失,如对公司投顾产品“邻水融富1号”从公司资管产品“日鑫多利”买入债券、公司投顾产品“邻水融富1号”向公司投顾产品“聚垚融富2号”卖出债券缺乏有效监控等。
证监会表示,按照《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决定对国融证券采取限制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已持有存量债券可以卖出,不得新增买入,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而从事的必要债券交易除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产品除外)的行政监管措施。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此次被罚的两大业务均为国融证券的“命脉”。
2018年其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投资收益4.2亿元,同比增长36.71%,其中,债券自营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5.04%,取得了较高回报。国融证券充分利用2017年获得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尝试做市商资格,向一级分销业务、撮合业务、代销类业务等多元化发展的转型。
而在2017年年报中,国融证券并未提及债券自营业务的具体战绩。只说明2017 年母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投资收益 3.1亿元,同比下降7.22%。彼时,2016年母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投资收益3.3亿元,同比增长0.18%。
可以看出,对于2018年母公司证券投资业务36.71%的同比增长,获得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尝试做市商资格的债券自营业务贡献了主要力量。
在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以往只维持在30%左右增长的国融证券更是在2018年实现了近乎一倍的跨越。2018年母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022.94 万元,同比增长 97.27%。
这两项业务的营业收入占了国融证券总营业收入的56%。在母公司的五大业务中,三个实现同比增长的业务被罚了两个,而作为券商利润的主要来源,限制债券自营6个月和资管暂停备案1年无异于砍掉了国融证券的左膀右臂。国融证券此次处罚,很可能会影响到今年的分类监管评级,进而会影响投行业务的开展。
管理人员接连受罚
除对公司层面限制业务外,在此次处罚中,国融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总经理陈冬涛和副总经理王晨昱同样被予以行政监管措施。
具体而言,对于监管指出的新增表外债券代持业务、人员混合办公、债券交易预警信息未处理、部分风控数据与债券交易系统数据不一致等问题,王晨昱作为资产管理事业部的分管副总经理负有直接责任,陈冬涛作为部门总经理负有责任。
基于此,证监会对王晨昱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监管措施,两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或者债券业务相关职务;对陈冬涛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而在此之前,国融证券总经理、合规总监及固收部门负责人已因类似事由先一轮接受监管处罚。
今年2月14日,证监会对张智河、李涛、柳萌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警示函指出,债券自营业务条线投资经理均配有交易账号和权限、且存在自行发出投资指令和下单的情况。
另外,资产管理二部与负责投顾的财富管理二部人员混合办公;部分债券交易审批时间晚于交易时间;风控系统中大量预警信息未处理、部分风控数据与债券交易系统数据不一致;对公司投顾产品“邻水融富1号”从公司资管产品“日鑫多利”买入债券、公司投顾产品“邻水融富1号”向公司投顾产品“聚垚融富2号”卖出债券缺乏有效监控。
据此,证监会对国融证券总经理张智河、合规总监柳萌、固定收益事业部部门负责人李涛采取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2017年12月,内蒙古证监局曾对国融证券进行过一轮合规整改。除了提及公司存在产品违约未报告、投行和资管等部门风控合规不到位等外,还指出国融证券在2016年增资扩股事项的审批期间,控股股东长安投资集团与5家入股企业签订了股份回购的对赌协议,由长安投资集团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国融证券董事长的侯守法签字确认。
增收不增利
公开信息显示,国融证券前身为日信证券,2016年公司完成股改并变更为“国融证券”,注册资本增至14.57亿元。2017年2月,国融证券与中信建投签订辅导协议并进行辅导备案。而在国融证券被爆出存在对赌协议、债券违约等一系列负面消息之后,其IPO进程也随之遥遥无期。
国融证券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5.06%;净利润1212.67万元,同比下降81.07%。其中,债券自营业务和资管业务属于公司重点业务板块。在2016年至2018年的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国融证券分别被评为BBB类、BB类和B类。
对于此次处罚,国融证券表示,相关监管措施不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存量资管产品申赎及ABS备案不受影响,流动性风险可控。
“国融证券自营债券业务挺猛的,但是现在限制债券自营6个月,相当于砍了国融自营的‘胳膊’;资管暂停备案1年,相当于砍了国融的另一条‘胳膊’,估计他们接下来人员流动不小。”一券商人士表示,现在券商利润主要是在投行、资管和自营。国融这次处罚,很可能会影响到今年的分类监管评级,评级也会影响投行业务的开展。
从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证券公司2017年业绩排名情况来看,国融证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5.32亿元和37.08亿元,在98家证券公司中排在第75位和第81位,属于中小型券商之列。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18年国融证券母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6.86亿元,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18.08亿元。在2018年整体股票质押业务遇冷的情况下,其母公司股票质押项目出现了违约事件,据悉涉及中弘股份、欧浦智网、飞马国际,合计本金高达5.34亿元。而2018年国融证券逾期股票质押回购款达7.96亿元,但坏账准备不到0.84亿元,计提比例为10.53%。
此外,据内蒙古证监局公告,国融证券安顺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日鑫多利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18永泰能源CP003”债券发生重大违约,未向投资者披露。国融证券曾筹划IPO。2017年2月27日,内蒙古证监局曾披露,国融证券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已与中信建投证券签订辅导协议,并于2017年2月20日到内蒙古证监局进行IPO辅导备案。在收到内蒙古证监局整改通知后,国融证券方面回应媒体称,公司IPO辅导协议已经终止。
在2016年至2018年的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国融证券依次被评为BBB类、BB类和B类。罚单接踵而至,对即将公布的2019年评级结果恐将有不小的影响。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