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江楚雅)2019年即将过半,经历了3、4月份楼市“小阳春”,5月份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似乎得以延续。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两极趋势加剧。
长江商报记者数据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前五月销售报告发现,1—5月,销售金额进入千亿门槛的房地产开发商已达7家,规模破百亿的房企增加至95家。1-5月份,房企融资规模超9500亿元;融资成本保持高位。
此外,进入5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多家房地产企业收到交易所的年报审查问询函。
中指研究院认为,2019年房地产市场以“稳”为主,在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应优化运营能力,在保证企业稳步扩张的同时降低杠杆率,综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5月百亿房企增加至95家七家房企过千亿
根据观点指数·2019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0榜单,1-5月,销售金额进入千亿门槛的房地产开发商已达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家,环比今年前4月则增加2家。
中指院数据显示,前五月房企销售额TOP100均值达407.1亿元,规模破百亿的房企增加至95家。2019年1-5月份,房企销售额超过百亿的企业均值为423.5亿元,前十房企销售业绩同比增长16.4%,单月环比增长7.8%,头部效应日趋明显。
恒碧万销售额超2000亿,其中碧桂园销售额高达3100亿元;保利、融创、绿地、中海四家房企销售额超1000亿位列第二阵营。500-1000亿、100-500亿、100亿以下的企业分别为14家、74家、5家,房企销售额TOP100门槛提升至92.2亿元。随着房企竞争不断加剧,2019年1-5月,百强房企各梯队的销售额门槛持续提升,百强企业超级阵营形成,千亿阵营大幅扩容。
从销售面积来看,房企销售面积TOP100均值达295.5万m2。2019年1-5月份,碧桂园、恒大、万科销售面积稳居前三,保利、融创、绿地分列其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长三角区域房企表现突出,通过城市深耕,把握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实现了销售规模的稳步增长。
房企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融资成本保持高位。1-5月份,房企融资规模超9500亿元;其中信用债占比29.3%,是房企首要选择的融资工具;海外债占比为23.1%,票面利率均值为8.91%,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超短期融资券5个月内融资总额超600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利息。值得一提的是,房企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前五月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取超1000亿元的资金,占全部融资规模的10.4%,有效补充房企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加强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优势,如新城控股通过定向增发融资38亿元。
一月数十家房企遭询问
事实上,经过一轮规模的增长,房地产市场渐趋于理性,追求有质量的发展,这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运营能力,财务、利润等盈利指标都提出了要求。从监管的层面来看,这表现在交易所等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监管力度的加强。
进入二季度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收到交易所的问询函。综合来看,交易所主要关注房企的杠杆和偿债能力、真实盈利情况等内容。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4,5月已经有数十家房企业绩遭到上交所的询问。继4月份新城控股、珠江实业等企业遭到问询后,交易所拉开了对企业问询的序幕。进入5月份,上交所、深交所国内两间交易所对包括泰禾、香江控股、光明房地产、乐视网、嘉凯城、金科、海航基础等在内的十多家企业展开问询。内容涉及企业的债务、现金流、销售、投资、运营质量、关联交易、盈利能力等各个方面。
对此,中指院报告指出,房企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更应合规运作,一方面注重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在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应加强销售回款,有效控制资产负债水平。
2019年房地产市场以“稳”为主,在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应优化运营能力,在保证企业稳步扩张的同时降低杠杆率,综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