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见习记者 尹鑫 综合报道
据上交所官网公告,在6月5日13时开始的科创板第一次上会“大考”上,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3家企业接受了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最终,三家公司全部闯关成功,后续仅剩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两个环节,“科创板第一股”即将诞生。
具体来看,微芯生物主营业务为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针对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主要产品为国家1类原创新药西达本胺。其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拟融资金额为8.04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201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36.44万元、1.11亿元、1.48亿元,复合增速达32.95%,归母净利润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复合增速达140.68%。值得一提的是,2016-2018三年间,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55.85%,均超过50%。这一关键数据在今天的三家上会企业中排名第一,在目前所有117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排名同样也是第一。
而安集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截至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营收来源包括占比83%的化学机械抛光液(CMP)、占比17%的光刻胶去除剂。其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募集资金不低于3.0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全球CMP抛光液销售金额为12.7亿美元,其中安集科技贡献了2.05亿元,占全球市场2.44%,系国内该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方面,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分别实现营收1.97亿元、2.32亿元和2.48亿元,2018年同比增速6.6%;净利润则分别为0.37亿元、0.39亿元、0.45亿元,2018年同比增速13.14%,增长虽不够快速但非常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安集科技在专利数量上非常突出。截至2018年末,安集科技及其子公司共获得190项发明专利,其中中国大陆140项。另一方面,2016-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288、5061、53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81%、21.77%、21.64%。连续三年超过20%,证明了安集科技作为科技公司的实力。
最后,天准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工业领域机器视觉应用,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截至2018年末,天准科技营收来源包括精密测量仪器(占比22.21%)、智能检测装备(占比71.32%)、智能制造系统(6.16%)、无人物流车(0.31%)。其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拟融资金额为10亿元。
财报显示,天准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相当漂亮。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3.19亿元和5.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2%、76.50%和59.23%,2016-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67.65%;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08%、63.04%和83.16%,2016-2018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73.21%。数据显示公司各项盈利指标都保持着不错的发展。
据悉,三家公司在通过审议后需要提交证监会注册,根据规定,注册需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一旦完成了注册程序,科创板发行上市就近在眼前了。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