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垃圾分类加速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深度融合 分类垃圾桶6月销量同比增长3200%

垃圾分类加速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深度融合 分类垃圾桶6月销量同比增长3200%

2019-07-09 17:13:4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7月1日起,备受全国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不仅宣布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宣布上海酒店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同时也催热多款相关行业产品。

分类垃圾桶6月销量同比增长3200%

近日,在线导购平台返利网近期数据显示,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袋、分类垃圾标签以及厨余粉碎机等商品销量一路飙升,其中分类垃圾桶需求最为旺盛,仅6月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00%,与5月份相比增长高达422%;厨余粉碎机月销量也增幅惊人,销量比上月增长157.89%,此外,随着酒店一次性用品制度的改变,旅游压缩毛巾、旅行洗漱套装等差旅方便用品销量大增,最高增幅达296.9%;便携式热水壶则展示黑马潜质,销量同比增长达393%。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垃圾分类产业链很长,如果分类出来的东西是可回收利用,就需要有前段和后段的产品及服务来对接。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企业入局,形成和完善相关产业链,助力垃圾分类可持续进行。

此外,对于不考虑更换垃圾桶或者添置垃圾处理器的人来说,分类垃圾袋、分类垃圾标签也成为实用又实惠的选择。返利网数据显示:分类垃圾袋、分类垃圾标签的6月整体销量也水涨船高,分类垃圾袋环比增长611.1%,分类垃圾标签环比增长67.36%。

垃圾分类加速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深度融合

垃圾分类的制度入法,也标志着传统经济运行方式正式转型循环经济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市场蛋糕有多大?一般城市不分类的情况下,每吨垃圾从收集到转运到处置的全流程直接成本在300元到400元,收集运输加转运的成本约200元。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国内的垃圾分类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

在刚性需求不断加速释放的同时,垃圾分类产业链也成为企业掘金新方向。7月9日,闲鱼携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在京成立“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共同推进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的闲置资源越来越多。穿过几次的衣服、八成新的玩具、用了半年的手机、看了一半的书,很多闲置物品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就被扔弃,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有数据显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这其中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可循环经济,一直是闲鱼的初心。” 闲鱼负责人谌伟业表示:“垃圾分类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可回收’,意识到可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这是好事,也是闲鱼一直在呼吁和做的事。”

谌伟业介绍,借着这个契机,闲鱼联动淘宝拍立淘通过AI智能识图功能,直接扫一扫识别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等。如果被识别出是可回收物,点击页面右下角的绿色按钮,提交申请,就可由闲鱼负责免费上门回收。

目前,闲鱼已支持57类可回收物,包括手机、数码、家电、乐器、图书、奢侈品、旧衣、旧鞋、包包、虚拟卡券等等,不仅可以免费上门回收,芝麻分600分及以上,还可以享受最高2000元的信用预付。自闲鱼回收上线以来,已累计减少碳排放5848吨,按照17.9kg可以种植一棵梭梭树来看,闲鱼已经种下超过32万棵梭梭树,解决了超过6500亩的荒漠问题。

据悉,专委会经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授权,将在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开展工作。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政策研究、行业咨询、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会议展览、国际合作等。

“我们将继续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联合政、产、学、研、用、资等多方力量协同创新,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循环型社会。”谌伟业说。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垃圾分类产业链很长,如果分类出来的东西是可回收利用,就需要有前段和后段的产品及服务来对接。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企业入局,形成和完善相关产业链,助力垃圾分类可持续进行。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