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如涵首次实现非双十一期间单季盈利 销售和营销费同比增长81%

如涵首次实现非双十一期间单季盈利 销售和营销费同比增长81%

2019-11-29 16:37:2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上市7个月以来,网红电商如涵迎来逆转。11月26日,“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控股公布2020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如涵GMV达9.24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32%,净收入达2.727亿元,同比增长15%。

与此同时,如涵控股的盈利状况正在持续改善,在非美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后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4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这是过去几年,如涵控股首次实现非双十一季度的单季盈利。

毛利同比增长47%

上市以来,如涵一直在积极调整盈利状态。 

从净收入来看,2020财年第二季度总额为人民币2.727亿元(38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该增长主要源于平台业务上服务收入增加,及头部网红自营店铺销售增长。

其中,GMV为人民币9.244亿元(1.2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且自如涵控股将业务重心转向平台模式后,该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服务收入为6480万元,同比增长85%,已经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如涵控股第三季度自营业务下产品销售收入为2.079亿元(291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产品销售收入2.029亿元增长2%。增长主要归因于头部网红自营店铺销售的增长,同时受到部分肩部和腰部网红的服装和化妆品销售陆续从自营模式转变为平台模式的影响。
 
在持续性调整营收结构情况下,如涵毛利也得到提升。2020财年第二季度毛利总计为人民币1.190亿元(1,6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服务收入的毛利为人民币3,8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8%。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4%增长至44%,平台服务收入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5%增至60%。

经调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248万元(30万美元),去年同期经调整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1,610万元。这过去几年,如涵控股首次实现非双十一季度的单季盈利。

销售和营销费同比增长81%

事实上,被称为“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自上市后经历过股价下连的震荡,市值缩水一度超过70%。

在如涵财报来看,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平台业务上服务收入增加,及头部网红自营店铺销售增长。这样的商业模式大致被业内解读为“网红+社群+电商”的模式,和网红的流量吸引力,公司依托电商实现规模变现,从而为公司带来利润。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弊端,网红经济的规模化盈利就是要不断培养网红,只是网红培养并不是件容易事。截至2019年9月30日签约的网红数量增加到146个,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为133个,截至2018年9月30日为102个。足以见得,这个行业网红增长数量每月都是屈指可数的。

而且,顶级网红的出现,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在如涵的百位直播中,吸金能力和号称网红鼻祖的创始人张大奕相差甚远。2017-2019财年,如涵控股在电商平台分别实现了12亿元,20亿元,22亿元的GMV。其中张大奕店铺为如涵总营收贡献收入占比为50.8%、52.4%、53.5%。张大奕品牌占总营收入的比例过且在上升趋势,足以说明其依赖性过强。

在难以续上顶级主播的基础上,还得为培养网红花费大量营销费用。2020财年第二季度,如涵控股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8020万元(1120万美元),比上一财年同期的销售和营销费用4440万元增长81%。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非现金股权激励摊销费用750万元;非现金性排他权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520万元;网红孵化、培训、内容制作相关的费用增长,以进一步扩展公司的网红池,并以平台模式拓展网红销售和广告业务的增长;促销费用的增加。

在财报发布当日,如涵控股收盘涨3.58%,报8.40美元每股,股价在半年内的涨幅已达124%。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