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顺
清华大学旗下紫光集团迎来第三次重组计划。
近日,紫光集团及股东方拟引入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对紫光集团进行增资扩股,最终清华控股、健坤投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团三分之一股权。
从2018年开始,随着校企体制改革的推进,清华大学间接控股的紫光集团就开始重组,先后接触的重组方包括苏州国资旗下的高铁新城、深圳国资旗下的深投控,均是清华控股单方筹划转让股权,而此次“三分股权”的形式尚属首次。
紫光集团旗下庞大的资产或是重组历经波折的重要因素。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团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各级子公司总计588家,光投资的上市公司就达到36家,今年旗下紫光股份(000938.SZ)、紫光展锐都筹划了大的股权变更,此次集团层面的股权重组或将奠定未来紫光集团三方共同控制的股权局面。
拟引入两江产业集团三分股权
日前,紫光股份收到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发来的通知:紫光集团、紫光集团全体股东清华控股和健坤投资与两江产业集团四方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清华控股和健坤投资拟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对紫光集团进行增资扩股。最终清华控股、健坤投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团三分之一股权。
协议还约定,2020年12月31日前,若协议各方仍未能就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合作框架协议》将自动解除;若需延续,届时各方再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天眼查显示,清华控股持有紫光集团51%股权,为控股股东。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的北京健坤投资持有另外49%股权。2018年校企纷纷进行体制改革,清华大学旗下清华控股就开始筹划股权重组,而紫光集团正是清华大学重要的资产。2018年9月,清华控股拟将持有的紫光集团32%股权转让至苏州国资旗下的高铁新城,同时将6%股权转让至海南国资,三方签署了共同控制协议,以达成对紫光集团的共同控制。一个月后计划变更,清华控股又计划将紫光集团总计36%的股权转让至深圳国资旗下的深投控,同时双方达成一致安排,以让深投控实现对紫光集团的实际控制;结果,2019年8月转让计划再次生变,清华控股与深投控的交易因“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而终止。
而第三次认定新入伙的两江产业集团实力确实很强。天眼查显示,两江产业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成立于2016年5月18日,总资产718亿元,净资产581亿元。主要经营范围是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投资、股权投资及管理、资产管理、产业投资运营。目前对外投资22家公司,其中全资控股11家,包括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云计算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其他参股公司还有页岩气、智能网联汽车等前瞻性行业,还持有猪八戒13.99%股权。
各级子公司总计588家
紫光集团作为控股型平台,旗下公司主体多达数百家,想要达到重组确实不容易。
2017年3月28日,国家开发银行、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紫光集团签署了《“十三五”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紫光集团将获得总额高达15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将为紫光集团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及服务,意向支持紫光集团融资总量1000亿元,华芯投资拟对紫光集团意向投资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紫光集团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业务板块。
从此紫光集团进入并购爆发期,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紫光集团投资事件达到60起,定向增发就有35起,并且多数为上市公司,达到36家(包括私有化紫光展锐),其中2017年投资16起,包括威尔泰(002058.SZ)、西部证券(002673.SZ)、祥龙电业、英力特等;2018年投资18起,包括中京电子、紫光展锐、中国动力等;2019年才开始放缓,仅投资两家公司,不过金额都很大。其中通过定增的方式以28亿元取得诚泰财险33%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2亿欧元收购法国芯片组件商Linxens。
不断进行股权投资之后,紫光集团已成长为“巨无霸”。5月11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司债券2019年年度报告,业绩数据显示,紫光集团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各级子公司总计588家,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为766.56亿元,同比增长16.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30亿元。
目前紫光集团主营半导体芯片业务和云网业务。其中,云网业务主体为上市公司紫光股份,芯片业务分散在紫光展锐、紫光国微、长江存储和法国立联信等公司。去年主要由紫光股份经营的IT及相关设备及服务业务实现全年营收540.99亿元,同比增长11.92%,紫光国微实现全年营收34.4亿元,同比增长39.54%。也就是说紫光股份营收占到了70.57%,是紫光集团最重要的资产。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紫光集团总资产为2977.62亿元,资产负债率73.46%。公司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2700.38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1308.64亿元。长期股权投资从2016年的3.7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4.09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86.06亿元增长到226.39亿元。过去三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收入分别为26.16亿元、25.07亿元和40.09亿元。
庞大且分散的资产急需通过重组来盘活。今年4月,紫光集团计划转让旗下紫光股份17%的股份(转让后紫光集团仍持股34.7%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同时紫光股份筹划定增120亿元;5月,紫光展锐以500亿估值与22家投资者达成转让协议,紫光集团将转让紫光展锐13.39%股权,同时,紫光展锐获得几家机构50亿元的增资。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