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GPS垄断市场或将被打破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GPS垄断市场或将被打破

2020-08-04 16:40:3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2020年7月31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由此也开启了北斗系统民用市场发展的“加速器”。

近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约20%,2020年将有望超过4000亿元。对此,市场分析认为,GPS垄断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用户规模有望达到世界第一。

我国已构建完整北斗产业链

1994年,世界首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全面建成;而此时,中国北斗一号系统则刚刚立项。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在2020年建成全面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系统民用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此前预测,到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用户规模有望达到世界第一,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亿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呈加快布局趋势。北斗产业目前在国内导航市场占比不高,但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近年来,北斗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集芯片、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北斗产业链,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 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区域内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覆盖5000平方米,并且能深入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在全国多个地方,数十万台北斗终端进入物流行业,通过北斗精准定位,位置信息一目了然,一些物流企业还通过机器人向部分隔离小区提供物资运输配送。

值得关注的是,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最后一颗卫星于本月23日成功发射当日,哈啰出行宣布旗下共享单车全面接入北斗定位。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对于用户而言,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可帮助用户更便捷的找车,用户骑行行为、停放管理干预也将更加精准,超区、禁停区停车的误判率将会降低,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企业而言,其高精度定位可以大大提高运维人员找寻失联车的效率,大幅度降低企业资产流失,也可以通过故障车辆的及时维修,提升用户用车体验和车辆周转率,有助于企业增效降本。”

GPS垄断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

在此之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共有4个,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不过,论实际功能,只有GPS和北斗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均存在卫星数量不足、覆盖地区偏少的问题。

与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系统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统计,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基础上,区域短报文发送能力从120汉字提高到1000汉字,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而且能实现40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

这一招从功能看,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仅能无源定位,因而用户只能知道“我在哪”。而北斗用户则不同,不但自己知道“我在哪”,还能告诉别人“我在哪”、“在干什么”。比如突发地震、海上遇险时,在其他通信手段失效的情况下,北斗短报文通信可以成为传递求救信息、拯救生命的最后保险索。

如今,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一如既往走“跨界发展”之路,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将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种多功能集成化设计,有利于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伴随着中国自主研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GPS垄断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规模巨大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迎来了新玩家,相关行业还将进一步享受市场红利。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