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放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管要管出公平、管出质量。服要服出便利、服出实惠。”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对下一阶段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部署。
《分工方案》强调,各地区要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一体化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抓好改革任务落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改革合力。国务院办公厅要发挥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和督促落实,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切实落实便民服务政策
“就这么简单,一次就办完了,只用了5分钟。”近日,武汉红旗胶木有限公司的钱先生在硚口社会保险管理处办理了单位社保减员业务,连称“太简便、太快捷了”。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武汉市人社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硚口社会保险管理处积极推行“三个不用”、开展“三项服务”、落实“三类减免”等便民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群众关注、服务高频的业务办事流程,精简受理材料,全处公共类业务申报资料精简近70%,业务经办提速近50%。同时,为切实落实便民服务政策,该处实施异地业务办理“不用跑”、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的“三个不用”。
此外,武汉市硚口社保处在周末延时服务的基础上,推行午间延时服务,通过合理的人员调配满足群众需求。除了延时服务、该处还增加又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开通线上线下预约渠道,引导群众有序分流。
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
为了实现“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分工方案》要求,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事项外,原则上都要做到网上全程可办。对现场核验、签字、领取等环节,可以采取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解决。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年底前地方和部门平台要与国家平台完成对接,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同时,兼顾好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众的需求,采取必要的线下补充手段,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工指导和服务,绝不能出现歧视现象。
2020年底前实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推动60种高频电子证照全国标准化应用,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优化完善全国规范统一的电子税务局,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办税缴费事项掌上办理。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扩大将涉税资料事前报送改为留存备查的范围,减轻企业办税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分工方案》强调,持续优化公证服务,加快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申请受理、身份认证、材料提交和缴费等各环节全程网上办。2021年3月底前研究制定降低企业公证事项和公证事务收费办法和标准。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