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继阿里健康之后,京东健康也在通过上市聆讯后,进入公开招股流程,预计12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
此时,正式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好时机。疫情带来就诊习惯的培养,让互联网医院的流量增加具有可能性。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互联网+医疗IT行业市场消费调查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受疫情催化2020年互联网医疗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862.4万人,同比最大涨幅144万人,各主要平台的数据也大幅度提升。
随着就诊习惯的不断培养,互联网医院线上业务有望逐渐增加的同时,行业也将步入发展快车道。随着京东健康获准上市,港股市场将迎来首家营收破百亿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司,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将迎来又一位强劲对手,有望助推行业加速商业化运营步伐。
平台活跃用户达7250万
京东健康源自京东集团2014年开始独立运营的医疗健康业务,是集团在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外的第三个独角兽企业,也是集团在零售、物流、数科后的第四大业务板块。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的主营业务为零售药房及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前者向后者提供优质流量,后者为前者创造需求;两大业务的强协同效应最终形成了京东健康“医、药联动”的闭环体系。
从2017年至2019年,京东健康总收入分别为55.53亿元(人民币,下同)、81.69亿元、108.42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总收入约87.77亿元;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的期间盈利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和3.71亿元。其中,来自医药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9.07亿元、72.55亿元以及94.35亿元,占比超过总收入的87%。2020年上半年实现医药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收入76.93亿元,占比87.6%。
同期,京东健康线上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营收分别为6.46亿元、9.14亿元、14.0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1.6%、11.2%、13%。2020年上半年实现服务收入10.84亿元,占比达12.4%。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全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健康总收入为132亿元,同比增长77.1%;毛利为34亿元,同比增长66.3%。
从股权结构来看,IPO前,京东集团间接持有京东健康81.04%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高瓴资本为第二大股东,其控制的SUMXIHoldings Limited持有京东健康4.49%的股份,TritonBidcoLimited持股3.16%,中金公司持股2.37%,中国人寿持股2.26%。
日均问诊量同比增长6倍
从分拆到上市,京东健康发展迅猛。尤其是疫情的催生下,以“京东健康”为代表的国内线上诊疗平台的业务不断增长。
在2020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健康CEO辛利军透露,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日均问诊量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此时上市,无疑是好时机,有利于资本市场对其给出更高的估值。
并且,尽管此次疫情后,还需要长期发展还要看用户留存率和用户习惯的养成情况。但由于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还有很大扩增的空间。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互联网+医疗IT行业市场消费调查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整体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亿元,到2026年有望达到1980亿元,19-26年的复合增速达到32.93%。
从市场表现来看,主业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安好医生成功上市,并且业绩持续向好。2019年平安好医生总营收50.65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贡献收入达8.58亿元,同比增长109%,净亏损持续收窄至7.46亿元,同比减亏18%。同时总注册用户数达到3.15亿人,MAU(期末月活跃用户数)和MPU(期末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6690万和296.9万,同比增长22.3%和26.0%。
阿里健康在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间,阿里健康实现总营收为71.62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调整前为2.79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为760万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暴增286.4%。
此外,包括腾讯医生、百度健康等玩家,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也逐渐成长起来,对于京东健康而言,既是对手,也是成长动力。
伴随着京东健康加入互联网医疗百亿量级新赛道后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对于稳固京东健康的既有优势大有助益。正如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除了完成平台自身的生态内循环之外,还将对外输出其医、药方面的数字化能力,并赋能医药领域的研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整个产业链。
未来,港股市场将迎来首家营收破百亿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司,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将迎来又一位强劲对手,互联网医疗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