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吴婷
继开通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租赁住房和智慧服务四大航道后,近日龙湖集团正式宣布进军房屋租售、房屋装修,并孵化出新品牌“塘鹅”。
1月26日,龙湖集团官宣表示“塘鹅”品牌的设立是龙湖集团“空间即服务”战略的延伸,也是对已有增值服务的焕新,服务与产品覆盖房屋租售、装配式整装、家居装饰等。
事实上,作为今后的新增航道业务之一的房屋租售前身为龙湖智慧服务租售中心。而装修业务包括的智慧装饰、整装设计院、智慧新材等方面,也将服务住房租赁、智慧服务、住宅开发、商业运营等对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房企正积极加入装修、租售业务。与此同时,不少房企正在有意识地收缩多元业务,更愿意布局贴合主业、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拿地成本、提供更大利润空间的城市更新业务。
房企积极布局租售、装修业务
自2008年起,龙湖房屋销售体系建立,采取全自营模式。此前,龙湖物业经常接到业主发布租赁及出售信息的请求与委托,同时,业主也愿意把钥匙交给物业,在家中无人的时候拜托物业带人看房做介绍。
截至2020年底,龙湖该业务已涉及30余座城市,设立百余家门店,其租售业务年交易市值也突破100亿元。
龙湖集团的智慧新材部分产品也在2019年、2020年持续实现外销。智慧装饰方面,以其零醛环保、即装即住的特点,在人才公寓、写字楼、连锁品牌酒店以及幼儿园等,对环保要求比较高的业态中,也实现了龙湖体外生长的场景。
目前,中国恒大、万科、碧桂园、绿城服务、保利、旭辉等物业企业都对房屋租售业务有所涉及。在同类型房屋租售中心中,龙湖房屋租售排名第二。
在家装领域,如万科、金地、碧桂园、恒大在做自己的家装业务,并不断扩张。
业内人士表示,龙湖租售、装修业务脱胎于智慧服务,可研智库调研发现,当下在物业公司增值服务之中,房屋租售、家装带来的盈利空间较大。
不过,业内观点认为,房企布局正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型,房企多元化业务拓展热情在减退。但未来房企多元化业务端的营收贡献仍旧有提升空间,房企应择机谨慎布局。
房企多元化发展热情减退
随着房企融资收紧、楼市遭遇下行压力,房地产高增长、高利润增长放缓。地产商纷纷向多元化业务转型发展获得更大利润。
在多元化产业之中,文旅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2-2014年间,文旅地产有过盲目扩张,2016年进入理性期。在2017年以后,各大房企又一次掀起了文旅地产的投资热潮。
随后,特色小镇纷纷崛起。2017年,融创通过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的,完成了对文旅板块的布局;雅居乐同同时表示,未来三年在文旅地产的投资额度将超过500亿元。
此外,2017年也是长租公寓元年。万科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从一家专注住宅开发的公司,开始转变为一个将业务触角延伸到商业、物流、养老、酒店、长租公寓等各个领域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联手链家成立的万链装修平台,依靠着链家超强的线下流量入口让万链实现了每年近4亿的收入。不过,最终两家公司并没有继续合作下去。
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TOP30房企中,70%的企业都发布过多元化业务战略。TOP100房企中,有97%的企业布局了多元化业务。
但在2010年至2020年房企关注多元化业务的近10年间,多数上市房企仍继续坚持主业深耕,第一主营业务依旧为房地产开发。据统计,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总营收大于70%的上市房企数量合计占比约达65%。
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还指出,2017年至2019年多元化业务营业收入的平均占比由11.94%微升至12.06%。
资料显示,多元化涉及的业务包括物业管理服务、投资物业(包含商业地产和酒店)、产业地产、文旅地产、代建。其中,物业管理服务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商业地产多数实现正向增长,酒店及相关开发运营等业务,上市房企布局较少,规模有待增长。总体来看,上市房企的多元化业务正在不断垂直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不少房企正在有意识地收缩多元业务,除了租售、家装等板块之外,贴合主业、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拿地成本、提供更大利润空间的城市更新业务,正成为房企争相布局的新业务板块。如新城控股在2019年年报中披露将在商业、产业和养老服务等细分领域寻求机会。
随着行业走向成熟,当下房企多元业务布局风向的转变,也正在折射出行业的变化。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