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新的特征和趋势,在线消费、快递业、电影票房、本地游等在春节期间获得强劲增长。根据近期各大权威机构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倍;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8210亿元,同比增长28.7%……
今年春节,中国数字化消费趋势发展进一步提速,电商平台敏锐捕捉消费新趋势,纷纷打造“年货节”。拼多多数据显示,2月以来,平台“春节不打烊”年货商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以地方特产、水果生鲜、肉禽蛋类为代表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同比增幅达225%。其中,异地订单的比例大幅攀升,不少年货是由父母拼单,寄给在城市过年的儿女。
在“网上送年礼”的带动下,拼多多发往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的订单中,高客单价商品占比较去年明显提升,零食大礼包、数码产品、智慧家电的涨幅最为明显。
技术的进步,不仅激发了潜在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消费升级。随着智慧物流的不断升级,网购配送时效持续改善,让百姓网购的意愿更加强烈。京东到家数据研究院根据京东到家春节消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就地过年催生出异地订单(指下单人和收货人在不同城市的订单)等新消费方式,京东到家异地订单销售额同比翻倍增长。
在吃喝之外,更愉快的玩耍也是春节的必备需求,在休闲娱乐和线上购物方面消费金额正不断上涨。今年春节,扑克、麻将、桌游正通过1小时达的方式抵达千家万户。京东到家春节消费数据显示自2月4日小年至2月17日大年初六,京东到家上扑克销售额是去年的3.1倍,桌游销售额是去年的36倍。
飞猪平台数据显示,牛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内本地游预订量同比涨幅超660%,部分城市周边游同比增长300%。
春节黄金周总票房斩获78.25亿元,相较2019年的59.03亿元,2018年的57.71亿元,有大幅的提升,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专家认为,疫情之下,消费行为出现分化,一部分消费者变得更为谨慎,储蓄观念增强,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强调及时行乐,消费倾向进一步上升。此外,2020年,受疫情冲击,消费恢复速度慢于整体经济的复苏,展望2021年,前期备受压制的旅游、航空消费会迎来强势反弹,餐饮消费也将继续恢复,汽车消费、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有望成为我国消费潜力释放的主力军。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