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今年春节假期,“就地过年”引爆乡村旅游,数据显示,全国脱贫县的酒店、民宿及景区商家春节七天在美团产生了102万笔预订,比2019年春节增长46%。其中,景区门票的预订量增长更是高达79%。近年来,旅游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重要力量,乡村旅游正在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百美村宿公益项目南峪村书记段春亭、探索开创航旅扶贫新模式的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等获评先进个人,开拓农产品出山、游客进山的美团获评先进集体。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旅游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从国家出台各类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到企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都给旅游扶贫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和活力,也为旅游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提供了借鉴。
“百美村宿”项目覆盖26村庄
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没有支柱型产业,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南峪村的村民多年来只能靠山吃山,靠养山羊来维持生活,2014年人均年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全村80%以上的人属于贫困人口。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自1999年担任村书记以来,四处寻找项目和资金,一心为乡亲们“找出路”。
“要致富,先修路”,段春亭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里修路,将村里的土路一点点修成了水泥路,组织村民在拒马河上锈了一座坚固的漫水桥,一座桥、一条路彻底解决了村民重复建桥的窘境和出行难题,打开了南峪村通往脱贫致富的大门。
交通问题解决了,如何让村庄发展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想到村庄背靠野三坡景区,段春亭萌生了通过旅游改善南峪村贫困现状的主意。
随着中国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联手中国三星启动“三星分享村庄-百美村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累积投入8900万,以高端民宿旅游为抓手,在全国遴选7个贫困村,助其构建脱贫“造血”机制。
2016年4月,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涞水县政府的努力下,中国三星的资金支持下,南峪村“分享村庄”项目正式启动。
百美村宿·南峪村项目选择了南峪村15座废弃的老宅院落,通过建筑师的重新规划设计,在保持原有村庄宅院特色的同时,修旧如旧,将老宅改造成了与周围景观和谐统一的乡村民宿,并以当地特产的一种野菜“麻麻花”命名,谓之“麻麻花的山坡”。通过百美村宿项目运营,村庄已于2018年底实现脱贫。
如今的南峪村,全村都吃上了旅游饭。在百美村宿项目的支持下,在南峪村成立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三级联动、五户联助的管理模式,共同探索“双带四起来”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产业培育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
四年时间,打造15套民宿小院,总计综合营业收入超过107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1000元。2019年,作为全国扶贫先进典型人物代表,段春亭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村子未来发展的振兴路,我要带着乡亲们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段春亭说,下一步,南峪村将继续以绿色生态发展为理念,持续打造高端民宿及相关业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带领全体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百美村宿南峪村项目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只是“百美村宿”项目成功典范中的一个。
2013年项目最早启动于贵州。立足于以农民为主体开展活动,项目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进行能力建设,作为村庄对外合作、资源整合分配以及内部管理的载体平台;同时引入市场主体,为乡村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并授委托经营。在过程中对贫困农户优先提供务工机会及一定比例利润分配的照顾,助力脱贫。产业发展还为乡村环境治理和民俗保护提供了动力。
目前项目覆盖河北、河南、甘肃、陕西、贵州、湖南、四川、江西、重庆、青海等10省(市)23县(区)26个村庄。截至2019年,受益人数累计超8.1万人(次), 其中深度贫困县7个,建档立卡1222户,累计4794人。
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旅游扶贫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旅游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从国家出台各类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到企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都给旅游扶贫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和活力,也为旅游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提供了借鉴。
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率先垂范,创造了生态扶贫、航线旅游扶贫、教育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精准扶贫先进经验。
自2015年起,王煜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在河北国家级贫困县康保县,他和集团股东筹资数千万元,开展荒原植树、生态修复与扶贫项目,成功栽植28万余株树苗,被国家林草局评为“创建了中国北方干旱风沙区生态造林国际一流示范工程”,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同时,带领春秋航空公司积极发挥所长,探索开创航旅扶贫新模式,实施航线开辟的客源输入型产业扶贫,往中西部地区开辟37条航线。
美团开拓农产品出山、游客进山,超10万骑手去年在脱贫县实现本地就业。根据《美团助力脱贫攻坚总结报告》,全国832个脱贫县中,已有超过98%的县接入美团,线上活跃商户达48万。八年来,累计有约60万建档立卡贫困骑手在美团实现就业增收。约六成在职贫困美团骑手的月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显著高于全国居民2020年人均可支配月收入。
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各贫困地区积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精准适度开发特色旅游业,带动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道路。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龚箭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旅游扶贫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产业扶贫,是一个引客入农村的过程。特别是在疫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希望到开阔的空间,像田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进行精神和生活的修复,这样可以把城市的人引到农村体验农村生活方式,从而提升相关农副产品的输出,实际上是产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龚箭说,当下国家公园战略,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2020年是国家公园试点首年,通过旅游能带动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同时还能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以茶叶等当地农特产品来带动老百姓的富裕和生态长江大保护,旅游等带来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