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十四五”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十四五”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

2021-03-02 07:12: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蓝天保卫战是我国众多环境治理中最先打响的战役,日前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十四五”期间,国家会编制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相当于大气污染防治第三阶段行动计划。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O3污染治理短板;同时,“十四五”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

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超额实现“十三五”提出的总体目标和量化指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我国积极推进钢铁、煤炭、煤电、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累计达9.5亿千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产能6.2亿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深入,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降低,2017—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由60.4%降至57%左右。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实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全覆盖,累计完成散煤替代2500万户左右。自2015年底以来,全国淘汰老旧机动车超过140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492万辆,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绩效分级,覆盖钢铁、焦化等39个行业,以差异化管控鼓励“先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区域共27.5万家涉气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PM2.5、PM10、O3、SO2、NO2、CO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3%、11.1%、6.8%、9.1%、11.1%、7.1%。其中,O3浓度自2015年来首次实现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十四五”加大O3污染治理

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逐渐在减轻,但是臭氧浓度却呈整体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部组织了相关专家对O3污染形势和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从数据看,2020年全国O3浓度超标天次比例为4.9%,其中超过90%都是轻度污染。近年来,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3浓度每年小幅增长。其中2019年,因为南方地区,主要是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发生了连续三个月的干旱少雨,高温热浪,带动全国O3浓度上升9微克,这是极端气象条件,将其扣除以后,总体看我国的O3呈缓慢上升状态。近年来我国O3污染的根源还是NOx和VOCs两项前体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过于集中造成的。

刘炳江表示,我国在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将加快补齐O3污染治理短板,坚定不移地推进NOx和VOCs协同减排,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推动PM2.5与O3浓度共同下降,实现协同控制。

如何消除重度污染天气?刘炳江表示,目前长江以南基本上没有重污染天气了,黄河到长江之间还有个别城市有,主要频发的地区是在京津冀、汾渭、东北和西北。京津冀和汾渭平原主要是燃煤多,工业集聚,车也多,三大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东北地区重点是烧秸秆。西北地区主要是部分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还有沙尘暴的影响。对此,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还将持续,把人为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尽可能地消除掉。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