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周舜尧)昨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有关情况。据悉,未来五年,武汉临空港开发区力争创全国一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基本形成“1+3+N”产业体系。
为此,武汉临空港开发区将着力在“四大千亿产业、三家创新中心、两个开放平台”上求突破谋发展。其中,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推动一批网安行业企业上市
目前,东西湖区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领衔的网络安全学院已如期开学,以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吸引近200家企业先后落户,全国网安企业前50强悉数入驻,良好的产教融合发展态势基本形成。
武汉临空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区将争取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创新中心这一国家级平台落地。
到2025年,带动聚集网络安全上下游企业300家,在应用安全、安全服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技术安全四大领域各培育3-5家骨干企业,力争一批企业实现资本市场上市。
在打造千亿级大健康产业方面,也将依托上市公司的助力。包括依托蒙牛乳业、华润啤酒等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依托良品铺子、周黑鸭等上市公司,形成上市食品企业集群。依托塞力斯、回盛生物等企业打造百亿级的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等产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平台是激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未来五年,武汉临空港开发区将聚焦龙头企业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创新中心、国家级武汉海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这三大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提能。
在产业发展方面,武汉临空港区将打造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重点依托京东方、康宁等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显示面板产能。加快布局整机电视等显示终端生产项目。
此外,还将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抢抓武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持续推进产品、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抓好链条延伸,新招引一批智能制造企业,新建成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