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咖啡市场正在上演激烈的竞争战,细分市场布局成为各咖啡品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近日,星巴克臻选在武汉双店齐开。除了星巴克臻选恒隆广场店之外,华中首家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也正式亮相武汉K11,打响咖啡领域臻选之战。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些年随着雀巢、农夫山泉、伊利等巨头企业纷纷加码;网红咖啡三顿半、永璞、时萃崭露头角……咖啡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赛道越发拥挤。
为了和同行业拉开距离,细分领域寻求差异化发展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考虑并在做的事情。一位快销行业观察人士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星巴克将新业态店推展至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说明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一方面下沉市场是星巴克近些年在发力的领域,试图获得更多市场;另一方面,臻选系列在品质和业态上是传统咖啡店的升级版,有利于星巴克在行业激烈竞争者巩固品牌文化和价值,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根据星巴克发布了2021财年第一财季(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财报数据显示,营收达到67.49亿美元,同比下降4.9%,但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增长5%,这是2020年四季度以来,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首次回到正增长。按照星巴克预计,在2021财年,中国新开600家门店。
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破万亿元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些年咖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其中,现磨咖啡市场仅占整个中国咖啡市场的较小份额,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快速增长的市场迅速引发资本热捧,近些年咖啡市场不乏巨头跨界入场和新晋力量注入。其中,雀巢、农夫山泉、伊利等巨头企业纷纷加码;网红咖啡三顿半、永璞、时萃崭露头角……
根据IT桔子数据,2019-2020年11月,我国咖啡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9起,其中共有12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仅三顿半一家企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5次融资,平均不到3个月一次融资。
伴随着各种背景的企业纷纷入局,各个价格带和消费场景都有玩家,咖啡赛道已然拥挤起来。
推高端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成行业发展共识
激烈市场竞争下,从种植、研发到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从源头把控质量,进而推出高质量高端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共识。
此前,雀巢咖啡旗下感CAF品牌推出新品——感CAF鎏光咖啡,持续加码高端市场,并在国内研发提供包括速溶咖啡、研磨咖啡、即饮咖啡、胶囊咖啡等上百种产品;星巴克甄选工厂第一家在西雅图后,第二家在上海开业,取得了明显成绩;此次星巴克旗下高端品牌“臻选”在汉再添两家新门店,其中,位于汉口K11艺术购物中心的“臻选咖啡·酒坊” 主打咖啡与酒饮全方位融合,星巴克这一全新业态系首次在华中亮相,也是持续加码高端市场举措。
星巴克相关负责人介绍,能被冠以星巴克臻选的称号的豆子,是星巴克专业团队走访世界各地搜罗品质出众的咖啡豆,当中少量珍贵而独特风味的品种。这些臻选咖啡豆经进行量身定制的精心烘焙,再由经过长期严格培训并认证的咖啡大师手工制作,在指定星巴克门店限量供应。
星巴克将甄选门店开在武汉,即是看好武汉发展潜力,近年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人才从一线城市回流武汉,消费者对高端咖啡、酒饮的需求不断上升;也是加速门店扩张计划,发力下沉市场的一次有力探索,星巴克计划,2021财年将完成在中国新开600家门店。
业内分析认为,新零售浪潮下,场景消费多样化、主打戏份特殊的咖啡厅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未来打破传统咖啡馆的场景局限,主打品质升级的千店千面咖啡门店或将成为大势所趋。
目前,咖啡市场份额目前还是掌握在几家巨头手上。在即饮咖啡领域,雀巢凭借出色的咖啡体系在国内一家独大,占据超过四成的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在现磨咖啡领域,肯德基、麦当劳作为老牌快餐连锁店,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门店数量相对较高;星巴克凭借在中国市场多年深耕,也成为国内连锁咖啡专营店巨头,远超Costa咖啡等连锁品牌的线下门店数量。
伴随着星巴克等龙头企业加速变革升级,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