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周舜尧)昨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武汉市微循环道路建设的有关情况。据悉,武汉市在原定2021年建成微循环道路80条、打通“断头路”10条目标基础上,对市民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对项目实施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2021年计划建成微循环道道路142条,可超额完成设定80条的目标;其中断头路36条,可以超额完成设定10条的目标。
武汉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武汉市建设微循环道路功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缓解交通堵点;二是破解出行难点;三是配套开发重点。
在缓解堵点方面,主要建设好现状交通堵点周边的分流道路;建设好轨道交通、快速路等施工疏解道路。比如武昌区的紫阳东路延长线(丁字桥路—石牌岭路)是与武珞路平行的重要分流道路,可缓解武珞路交通拥堵。硚口区的丰茂路(南泥湾大道—长丰大道)可为南泥湾大道施工分流。
破解出行难点方面,将根据市民“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公共活动圈、12分钟文体圈”的要求,破解市民出行中买菜难、上学难、休憩难、到地铁站点难等问题,建好民心路,打造高品质生活。如汉阳区的冯家畈路(十升小路—龙阳大道)可方便冯家畈社区周边居民出行。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