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陈妮希
近日,快手科技(1024.HK)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用户规模及用户活跃度增长均超越预期。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为人民币17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5亿元增长36.6%。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于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包括电商业务),报告期内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33亿元增长161.5%。
一季度,快手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3.792亿,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20.0%。快手应用上,每位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为99.3分钟,较去年四季度公布的89.9分钟提升10.5%。
目前,包括美银、大和、中金、平安等多家券商给予快手“买入”或“跑赢行业”评级。美银表示,快手未来业务发展多元化,变现能力可提升。中金则评价指出,快手不断提升生态核心竞争力,用户规模仍有增长空间。社区背后的网络效应将成为快手的核心竞争壁垒,也有望基于社区内用户不同需求,不断孵化新的变现模式。
线上营销服务贡献首次超过50%
从对总收入贡献比例来看,快手营收结构正在快速发生调整。
其中,快手线上营销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61.5%至86亿元,对总收入的贡献首次超过50%。一季度,快手平台的广告主数量是2020年同期的两倍以上。作为快手今年线上营销服务发展的重要领域,品牌广告收入的同比增速超越了线上营销服务总收入的同比增速。
直播业务达73亿元,占总营收的42.6%,主要是由于直播平均月付费用户由2020年同期的6700万变为2021年第一季度的5240万。快手称,去年一季度月付费用户较多,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暴发期间,更多用户转向线上社交和娱乐活动,而今年一季度大众恢复正常生活模式,在线上活动花费的时间减少。
以电商业务为主的其他服务大增589.1%至12亿元,占比7.1%,财报显示,一季度快手电商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19.8%达1186亿元,其中来自快手小店电商的交易占85%。
得益于收入结构的变化,报告期内,快手毛利达到人民币7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3亿元增长64.1%,毛利率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34.2%上升至本季度的41.1%。
平均日活跃用户达3.792亿同比增长26.4%
作为衡量社区活跃度与用户粘性的关键指标,今年一季度,快手的DAU/MAU比值达56.8%,这一数值较2018年的48.6%、2019年的53.0%以及2020年的55.1%保持连年增长。
用户数据方面,一季度,快手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3.792亿,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20.0%。其中,快手应用平均日活用户数为2.963亿,每位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为99.3分钟,同比增长16.5%,较去年四季度公布的89.9分钟提升10.5%。
数据增长背后,离不开快手对于内容赛道的坚持和创新。一季度,快手坚持公域扶持和私域沉淀的融合,有效增加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曝光机会,进一步巩固了快手平台上的内容创作与内容消费良性循坏,用户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社交信任也由此进一步加强。截至2021年3月31日,快手应用上有超过110亿对相互关注。
在内容分发和发现的方式创新上,快手进一步增强搜索功能。一季度,月均有超过2.5亿名用户使用快手搜索,促使内容创作者更好地理解用户,提升随机流量转化为粉丝的机率。
据悉,快手每月平均新增超一千万内容创作者。通过加强对内容创作者私域中社交信任的培育,快手有效推动了内容创作活跃度以及互动的深入,内容创作者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也由此进一步加强。自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止的12个月内,近2400万名用户通过若干形式在快手应用上获得收入。
此外,快手的研发开支由2020年第四季度的24亿元增加15.7%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28亿元,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13.4%增至16.5%,主要是由于继续投资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其他先进技术而增加研发人员数目及增加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导致僱员福利开支增加。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