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张璐
继5月10日市场监管部门对作业帮等处以250万元顶格罚款后,又有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涉及机构达13家。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这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
加上前期公布的对作业帮等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15家校外培训机构中,新东方(EDU.N)、好未来(学而思母公司,TAL.N)、精锐教育(ONE.N)及思考乐(01769.HK)为上市公司。截至6月2日午间收盘,思考乐股价为5.64港元/股,下跌4.57%;新东方在线(01797.HK)股价为12.16港元/股,上涨2.87%。
具体来看,此次重点检查查办案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虚构、夸大、诱导”。比如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虚构原有价格等。
举例来讲,一些培训机构某些课程原价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但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划线价并非真实、有依据。这些“优惠折价”看似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实惠,实际上是通过划线价和实际售价间的巨大利差,诱导大批家长去买单。
事实上,虚假广告泛滥,也折射出教育培训广告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对此,有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对于教育培训领域一些关键信息的宣传,例如师资作假、入学捆绑等不良行为,目前主要是依靠部门文件进行管理,在法律层面未做针对性的限制,不少培训机构心存侥幸、打擦边球。”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有多严重?从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看,2020年全年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15.5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2%,在服务类投诉举报中排名第4。今年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4.71万件,排名升至第3。
“校外培训不是逐利的风口,不是圈钱的工具,不能无序发展,不能盲目扩张。”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表示,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扰乱了行业竞争秩序,造成整个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罚款之后,校外培训机构该如何回归正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校外培训机构要全面清理规范宣传页面和价格标示,认真梳理标价和宣传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短板,强化信息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开展课程促销时,“原价”应当真实、清晰、有依据,对教师资质和课程质量等内容从严审核,杜绝只顾砸钱打广告、“拉人头”,忽视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