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魏度
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率先涨停,新力金融(600318.SH)的重组一开始就备受质疑。
11月10日,二级市场上,早盘,新力金融小幅低开,快速拉升,高位震荡,午后被巨量资金封住涨停。
诡异涨停后,当日晚间,新力金融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克动力”)不低于 51%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预计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11月11日,公司股票停牌。
11月24日晚间,新力金融披露重组预案,股票于25日复牌。复牌之后,股价并未出意外,连续三个一字板涨停。
股价在重组消息披露之前涨停,且预案披露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20%,消息披露之后连续三涨停,新力金融的诡异变现也引起了监管关注,交易所下发问询函,追问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泄露情形等。
11月29日晚间,新力金融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重组可能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并预警称,经上市公司自查,在剔除大盘因素、同行业板块因素影响后,上市公司股票股价在本次重组首次披露前 20 个交易日的波动超过 20%。尽管公司在本次重组过程中积极主动进行内幕信息管理,且已按时登记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但上述股价异动可能导致相关方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从而导致本次重组存在被暂停、终止或取消的潜在风险。
新力金融前身是巢东水泥。2015年,巢东水泥完成对五家金融类公司收购,并在同年置出水泥相关资产,新力科创集团成为巢东水泥第一大股东,安徽省供销社成为实际控制人。次年3月,巢东股份正式更名为新力金融,主营业务也由水泥生产变为金融服务。不过,转型之后,新力金融并未重生。2020年,其亏损约800万元。
本次重组标的比克动力,市场并不陌生。这已是其第三次冲击A股市场。2017年,长信科技曾宣布作价67.5亿元收购比克动力75%股权。2018年2月,中利集团也曾宣布公司拟作价100亿元收购比克动力。
但两次交易均未成功,目前,长信科技、中利集团分别对比克动力持股为11.65%、8.29%。
比克动力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今年3月,其曾透露,正与国内和海外多个客户合作进行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应用开发,4680电芯样品预计年内实现批量下线。
不过,虽然身处火热的锂电池赛道,但比克动力似乎并不是一个优质标的。比克动力存在持续亏损风险以及未决诉讼风险。公告显示,最近两年及一期,比克动力净利润分别为-7.68亿元、-10亿元、-1706.22万元,持续亏损。
新力金融公告称,比克动力还存在大量未决诉讼,涉及客户、供应商及股东等,主要包括起诉客户、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起诉、因触发股权回购及业绩补偿被股东起诉等,涉诉金额较大,存在潜在负债事项。一旦上述重大未决诉讼导致重组标的担责或对被告难以追偿,将会对重组标的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这样一个隐患重重、问题缠身的重组标的,却引发了新力金融股价连续涨停。
11月30日,虽然新力金融预警重组可能被终止,但这并未阻挡住股价继续涨停。早盘,其股价涨停开盘,开盘以一分钟被巨量资金砸开,随后又被封住涨停。
至此,11月25日以来,新力金融股价已经收了5涨停,累计涨幅为61.18%。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