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12月3日,在第五届123轻松筹公益盛典上,轻松筹联合政府机构、公益组织等,发布了涵盖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社工人才发展等方面的公益计划。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轻松集团自2014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应用,通过科技数字化赋能公益,切实解决公益领域在公开与透明方面的痛点。
轻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胤表示,轻松集团用科技把小公益链成大公益,夯实科技优势,聚焦公众健康保障领域,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助力更多扶贫公益项目
在此次盛典上,轻松筹发布了助力国家部委的公益项目,主动担负优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为了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轻松筹·轻松公益助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温暖衣冬—微爱同行”公益项目,定点帮扶山西省大宁县的困难群众。为精准帮扶建设科普阵地,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轻松筹助力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开展“外国专家科普公益课堂”项目,凝聚全球智慧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继去年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共同推出的公益慈善品牌“善济病困工程”后,轻松筹紧跟时代步伐,响应乡村振兴政策号召,在本届盛典上双方再次携手启动了村居公益人项目。充分发挥基层村居干部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中的公益职能,以科技赋能大病患者援助工作,架起慈善组织与困难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轻松筹还前瞻布局了“直播+明星+公益”的模式,联合湖南广电、潇湘V直播、抖音发起“123公益直播间项目”,这既是全网首个全天候公益直播间,也是轻松筹在公益事业中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与此同时,轻松筹携手本届盛典“2021年度公益电视节目”——《奔跑吧·黄河篇》,双方将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生态帮扶战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轻松筹还携手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助力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发起“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基金”,以科技赋能基层社工工作,助力社工人才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本届公益盛典,以保障国民健康为使命的轻松筹,进一步响应国家政策,推出系列举措为促进国民健康助力。
轻松集团携手诺辉健康推出国内首个肠癌早筛行动——“改变生命的轨迹”结直肠癌早筛公益行动。依托轻松筹科技平台优势和诺辉健康在早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深耕经验,利用盛典本身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民众进行自发检查的意识,推动早筛行业良性发展。
用数字科技凝聚向善力量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高达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不过,基本医疗保险仍然存在给付额低、无法有效解决大病重疾高额医药费用等问题。同时,商业健康保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给付额度和适用疾病类别上的局限性,但在人群普及范围方面明显不足。
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作为互联网医疗的新兴细分行业,其发展趋势与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一致。在政策不断利好的影响下,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2019年达670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3000亿元。随着互联网医疗产业快速发展影响,我国网络大病筹款平台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大病筹款平台应时而生,2014年轻松集团成立,并首创了互联网“大病救助”模式的轻松筹,7年来,这一模式已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之外的有益补充。
自成立以来,轻松筹始终以“让每个家庭都拥有应对疾病的勇气和力量”为使命,投身于公益事业,在公益层面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除此之外,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应用,在业内首先引进区块链技术,并将其接入公益领域,切实解决公益领域在公开与透明方面的痛点。
早在2014年成立之初,轻松筹首创大病救助众筹模式,创新性地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个人救助,链接捐赠者与救助者,帮助众多病患在第一时间解决了医疗资金问题;2016年,轻松筹在业内首先引进区块链技术,率先搭建起区块链实验室,研发了“阳光链”公益项目,将区块链技术在业内实现了首个落地应用,力克行业内资金流向公开透明的痛点,为公益事业及大病救助的发展点亮了新的希望。自此,轻松集团便积极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业务场景的落地应用。
随后,轻松筹进一步针对技术模式与落地场景等方面,对“阳光链”进行升级,让社会公益力量的汇聚与传递变得更加透明。
10月11日,轻松筹宣布开启大病救助“闪电计划”,通过科技升级引领行业升级。此次的“闪电计划”不仅体现出为用户而生的诚意,也同样是轻松筹在科技赋能、互联网探索方面的又一力作。
如今,从大病救助众筹到互联网保险,再到互联网医院,科技一直是轻松集团的底座,而用户是一切业务的原点。轻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胤在多个公开场合始终强调“科技内驱”,通过科技手段洞察、服务到更多细分人群,精准定位受众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不断推动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未来,轻松集团·轻松筹将在数字化时代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筑牢全民健康防线,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