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爱尔眼科卖过期检测试剂被罚 净利连增15年近期股价腰斩

爱尔眼科卖过期检测试剂被罚 净利连增15年近期股价腰斩

2022-03-10 11:52: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明鸿泽

艾芬医生事件之后,被市场称之为“眼茅”的爱尔眼科(300015.SZ)颠覆了市场认知,让人大呼受到了惊吓。

根据最新消息,近日,爱尔眼科间接参股子公司来宾爱尔收到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11月8日,执法人员到来宾市爱尔眼科医院进行随机检查,在三楼检验科发现6个品规检测试剂产品与其他在有效期内的检测试剂一起放置,正常使用。

其中,尿素(UREA)测定试剂盒(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的使用单价为6.3元/次,在2021年6月22日至11月7日期间当事人检验科的冰箱内同时存放有在有效期内和过期的尿素测定试剂盒,由于混放,无法确定超过有效期的尿素测定试剂盒的使用数量。其中批号为141320009有效期2021-06-22的1盒已开封使用,批号为141320014、有效期为2021-10-11的2盒未开封。

被扣押的尿素测定试剂盒数量为2.5盒,购进金额为133元,货值金额为332.5元。

标示名称为尿酸(UA)测定试剂盒(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也被执法人员扣押2盒,购进金额为114元,货值金额为228元。

此外,三款有记录的试剂产品过有效期至少使用1600余次。

根据相关规定,来宾市场监管局对来宾爱尔眼科处以没收扣押尿素(UREA)测定试剂盒(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等6个品规医疗器械、并罚款2.5万元处罚。

因为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等违规行为,爱尔眼科及其控参股子公司收到的罚单不在少数。

今年2月17日,重庆万州爱尔眼科也被罚2万元,原因是,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其手术室内,人工晶状体折叠夹、一次性使用全麻组件、加强型气管插管均已过期,有的过期长达一年,且与有效期内、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眼科手术用重水、血压袖、超滑气管插管等医疗器械混放在一起。

目前,爱尔眼科正在推进定增募资事项。今年2月18日,公司披露的定增预案修订稿(第六次修订)显示,报告期内,其存在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79项,罚款金额合计200.86万元,主要涉医疗广告、卫生监管、消防等方面。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占比超过1%的子公司受到的所有行政处罚、以及单笔处罚金额大于5万元的主要行政处罚涉26家医院,包括广州爱尔、兰州爱尔、资阳爱尔、合肥爱尔、北京爱尔等。

与频频违规收罚单相对应的是,爱尔眼科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增长29.59%,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的净利润17.24亿元。因此,2021年全年净利润快速增长可能性较大。

实际上,不只是2021年,2007年以来的15年,爱尔眼科的净利润持续增长。

不过,去年6月以来,爱尔眼科股价持续阴跌。股价从去年6月25日的66元/股左右跌至今年3月9日的31元/股左右,跌幅达50%。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