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体检巨头美年健康(002044.SZ)仍未走出前期高速扩张后遗症的阴影。
3月9日晚间,美年健康披露今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司称,开年以来,公司经营延续去年第四季度的趋势继续稳健提升,深化落实创新工作。在常规业务持续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创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展,同时全面启动人工智能在心脏、呼吸、消化道、脑健康、眼底等专科领域的应用,并积极提升胶囊胃镜、基因检测等优势项目的推广,拓展优质企业客户。1至2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7%,其中,到检人数同比增长5%,客单价同比增长12%。
不过,营业收入等增长,并不能说明公司经营明显向好。2021年一季度,美年健康实现营业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48.92%,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4.14%。
实际上,2021年度,美年健康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根据业绩预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亿元至92亿元,同比增长14.73%-1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0.60亿元至0.90亿元,同比下降83.50%-89.00%。
当然,公司主营业务还是实现了扭亏为盈,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6050万元–9075万元。
近几年,美年健康的经营业绩不佳。2019年、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8.69亿元、6亿元。
导致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誉减值。2019年、2020年,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0.47亿元、3.3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中,主要是商誉减值。
美年健康的前身为江苏三友,2015年,美年健康作价55.43亿元借壳上市。随后,公司开展了大规模外延式并购。
wind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作价26.97亿元收购了竞争对手慈铭体检72.22%股权、1.82亿元收购新新健康100%股权、1.53亿元收购西昌美年36%股权及安徽慈济37%股权。此外,还筹划收购美因基因、亳州公司等十四家公司股权,西宁美年32%股权、安阳美年41%股权、廊坊美年等20家公司股权,宁波美兆80%股权、姑苏美兆90%股权等,这些公司,有的已经收购完成,有的仍在进行中。通过并购,美年健康实施了全国性的市场布局。
数据显示,2015年底,公司体检中心数量为108家,2019年底达到703家,短短四年增加595家。
高溢价并购,让美年健康迅速完成全国性市场布局,但随之而来的商誉激增。2019年9月30日,公司商誉达到51.55亿元。
在接连计提商誉减值后,到2021年9月底,公司账面上的商誉还有40.25亿元。
市场担忧的是,一旦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或者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可能会继续发生商誉减值。
二级市场上,美年健康的表现也不佳。去年2月23日,公司股价一度达到20.15元/股,而到今年3月10日早盘收盘,股价跌落至6.15元/股,累计跌幅约为70%。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