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思特威询价现960元天价“乌龙” 西部证券称误操作严谨性遭质疑

思特威询价现960元天价“乌龙” 西部证券称误操作严谨性遭质疑

2022-05-11 16:53:5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蔡嘉

科创板新股思特威(688213.SH)在打新过程中出现“乌龙”事件。

根据思特威披露的发行上市公告,公司此次以31.51元/股的价格公开发行新股4001万股,发行价格对应思特威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摊薄后市盈率为105.65倍,高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发行人所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0年静态市盈率平均水平。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过程中,保荐机构通过上交所网下申购平台共收到258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6586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报价区间为12.94元-960元。

其中,最高报价960元来自于西部证券旗下睿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一报价相当于思特威最终发行价格的46.65倍。而除了西部证券之外,其他配售对象给出的报价都未超过百元,多在30元至50元之间。

这一事件很快引起市场热议,不过西部证券对外解释称是“因交易出现操作失误,致使报价出现错误。”尽管最终西部证券这一报价因价高而被剔除,并未对思特威的发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这一乌龙事件依旧引起了市场对于西部证券业务严谨性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西部证券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同比减少20.43%;净利润-1684.53万元,同比减少106.45%。

发行主体方面,资料显示,思特威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作为致力于提供多场景应用、全性能覆盖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等众多高科技应用领域。

2018年至2021年前九月,思特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6.79亿元、15.27亿元、20.43亿元,归母净利润-1.66亿元、-2.42亿元、1.21亿元、3.2亿元。

招股书披露,2021年全年,思特威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9亿元、3.98亿元,同比增长76.1%、229.23%。

但今年一季度,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3.96亿元至4.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万元至2045万元。

思特威表示,2022年以来疫情在国内多地爆发,尤其公司客户集中的地区疫情较为严重,2022年1-3月客户提货节奏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公司与合肥晶合在合作初期,产品良率有逐步改善的过程,对毛利率有一定影响,后续良率将会持续提升。此外,由于公司新产品研发持续进行,光罩模具成本摊销较高;公司研发人员规模持续扩大,仍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新办公楼折旧及摊销金额较大,因上述相对刚性的成本费用影响,2022年1-3月公司净利润相对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晶圆制造及封装等主要生产工序需要在代工厂完成,思特威的供应商集中度较高。2018年至2021年前九月,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05亿元、4.98亿元、13.75亿元、14.23亿元,占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9.58%、97.66%、92.11%、85.89%。

不仅仅是供应商方面,思特威的下游客户集中度也较高。各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14亿元、6.04亿元、12.1亿元、16.08亿元,占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6.79%、88.91%、79.20%、78.72%。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