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峡集团)对总部机构进行改革调整,其中以集团原履行社会责任(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为基础,专设成立社会责任办公室,作为总部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履行社会责任、乡村振兴、援藏援疆援青等工作。
至此,三峡集团成为继今年3月份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之后,首家宣布在总部机构专设社会责任职能部门的中央企业。这意味着,三峡集团将迎来社会责任工作新方向、新动力,也从某种程度预示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将迎来新变化、新期待。
5年建80个“三峡新村”
地处我国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自然等因素影响,社会发育程度低,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曾一度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堡垒。
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自2004年大规模开发金沙江下游水电资源以来,一以贯之坚持“四个一”的水电可持续开发理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三峡集团进一步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支持四川、云南两省超过40亿元脱贫攻坚资金,直接受益人口近30万人。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三峡集团在凉山彝区大力推进“三峡新村”建设,集中搬迁一批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过综合分析确定选址,按照“群众自愿、应搬尽搬”原则,依托中心村或交通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实行就近集中安置,并从完善村落布局规划、改善住房功能、优化户型设计等方面着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同时,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培育脱贫产业项目,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20年6月,凉山最后一个“三峡新村”——体可洛村正式交付,47户174名贫困老乡集体搬进了漂亮的新家,告别过去“人畜共居”的生活状态,开始了全新的生活。5年的时间里,三峡集团在凉山共建成了80个“三峡新村”,新建住房6476户,住房功能改造10041户,危房改造6135户,惠及2.2万余贫困户近10万贫困人口。
这只是三峡集团彰显央企担当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三峡集团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对口支援、援疆援藏援青、川滇少数民族帮扶、库区移民帮扶和社会公益等工作,除“三峡新村”外,还打造了“三峡教育帮扶”“三峡种子基金”“三峡娃娃行”等扶贫品牌,累计投入履行社会责任资金102亿元、实施项目1330余个,惠及150多个县,助力4个国家定点帮扶县实现脱贫摘帽和云南省怒族、普米族、景颇族、四川凉山彝族4个少数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惠及人口超过27万人。
“决战脱贫攻坚,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有助于进一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央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三峡集团在做强做优做大主业的同时,坚定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当好助力脱贫攻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全力以赴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贡献三峡力量。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
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并召开了成立大会。两个局的成立,是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更好发挥监管效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推动中央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对于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央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履行社会责任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央企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据了解,三峡集团早在2007年就已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社会责任(扶贫)工作领导机构,由集团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小组组长,对社会责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此次率先在总部专设成立社会责任办公室,也是三峡集团确保企业高层在社会责任工作中发挥领导力作用的“一贯做法”。
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三峡集团作为走在前列的社会责任先锋企业,已经在社会责任领域做出了亮眼的成绩,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初心引领型社会责任管理推进模式,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推进路径,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三峡集团充分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短短用3年时间即实现了沿江11省市项目全覆盖,共抓大保护累计落地投资1876.5亿元,投运污水处理能力达308.6万立方米/日,服务城镇面积达4.6万平方公里,惠及2300万人。
在新能源方面,三峡集团加快建成一批陆上新能源规模开发基地,形成海上风电集中规模化开发之势,实现我国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零的突破,推动大容量海上风电装备国产化进程,“十三五”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较“十二五”末期增长近3倍,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三峡集团2021年共投入定点帮扶资金超过4亿元、县均超过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6项,选派9名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履职,完成消费帮扶8043万元,引进帮扶项目16个,招商引资18.59亿元。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2021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评价情况, 三峡集团连续第4年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并位居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榜首。三峡集团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特点,既注重巩固拓展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帮扶成果,继续补足帮扶地区民生短板,又紧紧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领域,着力推动帮扶乡村长远发展。特别是注重充分发挥自身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主业优势,着力实施“清洁能源+”和“生态+”工程,推动清洁能源、生态环保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引擎”。
三峡集团表示,2022年,将继续保持帮扶措施、资金投入、工作力度总体稳定,首批定点帮扶资金已于一季度拨付到位,围绕“五大振兴”开展的帮扶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实施。随着新社会责任办公室的成立,将继续努力为新时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李璟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