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两大猪企5月均价环比涨近2成 新一轮猪周期或来临

两大猪企5月均价环比涨近2成 新一轮猪周期或来临

2022-06-08 09:04:0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见习记者 潘瑞冬

自4月中旬以来,猪价持续震荡上行,市场对猪周期反转情绪渐浓。

6月6日,“猪茅”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5月份生猪销售简报,生猪销售均价环比上升18.39%。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上月销售生猪586.3万头,销售收入84.09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52.19万头。

近三个月以来,牧原股份的生猪销售价格稳步上升,3-5月销售价格分别为11.67元/公斤、12.56元/公斤、14.87元/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5月环比上升幅度最大,为18.39%。

同一天,曾经的“猪王”温氏股份(300498.SZ)也发布销售简报,其5月销售肉猪132.3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25.02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5.74元/公斤,相比于2022年4月份环比增加18.08%。

全国两大生猪养殖企业的猪价环比大幅上涨,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新一轮猪周期或许就要来了。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从1月初的16.26元/公斤跌至三月下旬的11.85元/公斤,随后开始明显回升,连续10周保持上涨,至6月2日达到15.8元/公斤,涨幅达33.3%。

价格波动的背后往往是供需的此消彼长。生猪供应的先行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接近正常水平。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0.18%至4177.3万头,相比上月末的环比减少1.94%,降幅有所缩窄。根据国家给出能繁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计算,目前能繁母猪存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2%。

需要提及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6月见顶后开启10个月的产能去化,对应今年4月之后生猪供给进入下行通道。目前生猪存栏4.24亿头,同比下降0.2%,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两大生猪企业猪价环比都上涨18%以上,但截至目前,其售价都还在成本线之下。

牧原股份作为自繁自养的龙头,目前销售价格14.87元/公斤也才基本接近其完全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牧原股份的完全成本为15元/公斤,2022年一季度因为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涨价原因,完全成本接近16元/公斤。

而作为“公司+养户”模式的典型代表温氏股份,其2022年一季度的完全养殖成本仍然在20元/公斤左右,对比5月销售均价15.74元/公斤来看,离成本线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财报也可以看到,温氏股份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达172.67亿元。而牧原股份在2021年盈利69亿元后,一季度报显示亏损51.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原料的涨价以及生猪存栏量的出清,都对猪价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但在需求转弱的大背景之下,餐饮消费疲弱对生猪产能的去化形成了压力。

另外,在猪价上升的同时,养殖户压栏以求高价的情绪同样浓厚。中州期货杨小青表示,生猪宰后均重持续上升,目前已经接近2020年水平。市场似乎有压栏迹象。

即便如此,猪价的上涨还是给了市场信心。据搜猪网数据,市场看涨情绪浓厚。进入6月以来,看涨看稳情绪都维持在80%以上。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