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张璐
业务布局全球的复星旅游文化集团(01992.HK)国内业务受疫情影响表现不佳,上半年整体仍亏损。
日前,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简称“复星旅文”)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旅文预期营业额(以不变汇率计)较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加约198%,较2019年同期增加约0.3%,主要受益于全球业务的强势反弹及疫情期间未曾间断的稳步布局。
同时,该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5亿元(人民币,下同)至2.5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同期20.05亿元的净亏损大幅收窄。
复星旅文指出,2022年上半年得益于主要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旅游限制解除,集团得以快速恢复度假村运营,重启后其运营延续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
从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复星旅文收入主要包括度假村及旅游目的地运营、旅游相关物业销售及旅游休闲服务等。其中,度假村及旅游目的地运营是复星旅文主要收入来源,去年该业务贡献61.4亿元的收入,占2021年总收入的66%。该部分业务核心收入贡献来自于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去两年,Club Med深受疫情影响,业绩下滑严重。据复星旅文2021年报披露,欧非中东、美洲及亚太地区Club Med营业额分别占总营业额的66%、24%及10%。
得益于各国持续解除旅行限制,Club Med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复苏。2022年上半年,Club Med录得营业额(以不变汇率计)约57.43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约336.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2%。
今年上半年,度假村的容纳能力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约122.4%,占2019年同期约87.4%。全球床位平均入住率达到59.1%,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约16.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相差6.0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日床位价格约为1517.4元,以一致汇率计,较2021年及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约40.2%及19.3%。
复星旅文预计,2022年上半年,Club Med的未经审计净利润转正,较2021年上半年大幅好转,且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大多数水平。可见,国际旅行虽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复星旅文的度假村业务显现出强劲韧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旅游业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但复星旅文旗下品牌Club Med仍在扩张。7月13日,Club Med大中华区开发拓展和资产管理副总裁吴佳在上海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至2025年,Club Med计划在中国开业11家度假村,其中今年有5个项目,2023年有3个项目,2024年有3个项目。
据悉,今年的5个项目分别位于吉林长白山、浙江千岛湖、北京延庆、南京仙林和张家口崇礼,2023年的项目位于广东佛山、四川黑龙滩和江苏太仓,2024年项目位于四川三郎、山东威海和广东汕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