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预计物流减碳量超6万吨,产生绿色行为超20亿次,这是今年天猫双11公布的首个目标,也是天猫双11史上第一次公布物流减碳预测值。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物流行业从热衷于公布预测包裹的数量,逐渐转向预测物流减碳量。
为了鼓励消费者参与绿色物流回收项目,今年菜鸟连续第二年开启“快递包装换蛋”行动。11月1日到20日期间,全国13万家菜鸟驿站均开放回收快递包装,消费者取件后将快递包装留下,再通过现场扫码,可在菜鸟APP绿色家园内领鸡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菜鸟还在部分驿站试点使用IoT智能设备,自动识别快递包装,降低消费者参与绿色回收的门槛。菜鸟方面预计,今年双11期间将通过菜鸟驿站回收快递包装600万个,并被就地用于循环寄件。
今年双11,商家参与绿色物流的积极性也更高。公开信息显示,菜鸟今年联合伊利、联合利华等十余品牌共同发起“50克减碳联盟”,更有数千名商家,15万种商品加入了菜鸟绿色供应链,共同探索涵盖供应链上下游的减碳路径。
根据测算,进入菜鸟仓的商家通过装箱算法、原箱发货、智能分仓等减碳流程,单包裹至少可减碳50克。如今的菜鸟不仅要送得多,更要送得绿。
菜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是社会参与度最高的一次双11绿色物流活动,有最为广泛的消费者、商家、快递从业人员以及减碳平台的参与。绿色物流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菜鸟正在通过在末端驿站的建设、数字技术能力的应用,降低各方参与绿色物流的门槛,让全社会都来参与绿色物流。
早在2021年12月,阿里发布了自身的碳中和行动报告,提出三个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要将阿里这三个减碳目标按时按量落地,除了云业务,涉足快递物流行业的菜鸟无疑身负重任。
今年5月26日,菜鸟发布2021—2022社会责任报告中,正式宣布绿色物流已经形成面向消费者的绿色回收和面向商家的绿色供应链两大模块,覆盖全国315个城市的近10万家菜鸟驿站、菜鸟绿色家园,分别成为消费者线下线上参与绿色物流的主阵地。双11期间推出的“纸箱换鸡蛋”活动,更是带动近400万人次参与快递包装回收,累计减碳5.3万吨。
数据显示,2021年菜鸟绿色物流全链路环节已产生194.47亿次绿色物流行为,共减碳超25万吨。每一个涉及包裹的环节,都可以产生减碳效果:从打包发货、中转分拣再到运输送达,一条绿色物流全链路已经形成。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