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2022年,武汉市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5.33万户,同比增长31.05%。
近日,武汉市市场监管会议发布消息,通过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武汉市市场主体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去年,武汉158家企业入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增幅全国城市第一,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七位。
武汉市企业总量占全省四成
2022年,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纾困帮扶等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措施,武汉市场主体呈现稳中快进发展态势,主要指标持续创历史新高。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为178.5万户,同比增长13.53%。其中,企业总量78.31万户,同比增长13.81%。企业总量约占全省的42%,企业占比提升至43.87%,超过全省平均值18个百分点。
1月28日上午,武汉市民之家发出了兔年首张营业执照。不到半个小时,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将三份崭新的营业执照交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武汉市分行工作人员李峰手中。
据悉,2022年,武汉市全面升级企业开办“210”标准,持续压减开办环节、时间、成本,各区政务服务企业开办窗口累计发放免费印章17.92万套、70.01万枚,为新设市场主体减免费用4682万元,受到企业普遍好评。
2022年,武汉市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一事联办”改革,将自贸区实行告知承诺的18项改革事项拓展到全市,将全省19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拓展到24个。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对标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项目,大力推进43项创新改革,大力实施115项“创新+营商环境”行动,去年,武汉市企业开办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
“小巨人”数量排全国第四
通过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武汉市市场主体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去年,武汉158家企业入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紧跟北京、深圳、上海之后,排名上升至第4位,在数量上突飞猛进。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武汉支柱产业链。
湖北2022年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异军突起”,算上第四批公示的名单,湖北共有478家“小巨人”企业。而在前三批名单公示时,湖北“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72家,仅占全国的3.6%。2022年,湖北专精特新企业后发争先,整体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总量上升至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在全国占比提升至5.26%。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小巨人”企业的后备军。2022年,湖北省授予3862家企业“湖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在汉企业共1764家。
目前,武汉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207家,全国排列居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871家,武汉市专精特新培育库企业130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746家。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