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每投入1元就引回15元投资,数字经济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日前召开的湖北省数字经济座谈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湖北《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若干措施》(下称“数字经济13条”)出台以来,“数字经济13条”落实省级财政资金超2亿元,带动的直接社会投资约31亿元。
今年,湖北省将新增5亿元专项资金,继续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北对数字经济的规划,将力争到“十四五”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
2022年湖北数字经济规模达2.4万亿
湖北省经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湖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4万亿元,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一位,占GDP比重升至4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
2020年,湖北省出台“数字经济13条”,首次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5G“万站工程”,连续3年对新建5G宏基站给予补贴,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全省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3年间,绿色大数据集群、星火链网、车联网、物联网、城市大脑等一系列数字基建项目拔地而起。
截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在用数据中心144个(含“在用边缘数据中心”),在建数据中心23个,边缘数据中心19个,按标准机架2.5 kW/架计算,在用机架数14.7万架,居中部第1位。湖北省建成5G宏基站8.02万个,居全国第8位;湖北省所有县级、乡镇级行政区5G网络全覆盖;湖北省行政村通光纤、4G网络全覆盖。2022年,武汉超算中心、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等一批新基建标志性项目建成启用。湖北省全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1377个历年最多,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35个再创新高。
数字基建为湖北省重点产业发展筑牢底座。目前,农业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超3亿元,今年1月湖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23.6亿元,居全国第九,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信息化水平分别达到50.35%、40.5%、58.06%和32.62%,北斗终端装机量领跑全国;湖北省在建5G全连接工厂达到108家,建成全球灯塔工厂2家,工业企业上云达到4.6万家,覆盖率超过45%,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1%,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2022年湖北省网上零售额3744.2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网络消费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十位。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达7000亿
2022年9月,湖北发布重磅举措,出台《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4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5500亿元,力争达到58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数据要素聚集区、中部地区数据治理样板区和新型基础设施中部枢纽节点。到“十四五”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0%,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
根据《行动计划》,湖北将实施核心产业倍增行动,着力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实施融合应用加速行动,着力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实施数据价值化行动,着力打造数据要素聚集区;实施数据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数据治理样板区;实施数字生态活力构筑行动,着力打造一流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在核心产业发展上,要打造电子制造业产业增长极、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施电子制造业跃升工程,依托光谷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世界一流光通信产业集群;以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为重点,打造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显示面板重大项目为抓手,打造规模突破1400亿元的全国顶尖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引进智能终端头部企业,打造国内重要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到2024年底,湖北省电子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到2024年底,力争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200亿元,大数据产业突破900亿元。到2024年底,新增营收百亿元企业12家以上、“瞪羚”企业100家以上。
湖北省数字经济座谈会发布的消息显示,2023年,湖北省将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抓手,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东数西算”中部枢纽节点、武汉云谷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五个一批”梯度培育行动,建立省级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库,打造100个惠企利民的典型应用,持续办好“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算力大会、汉交会、武汉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展会平台,激发湖北数字经济发展更大活力。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