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江楚雅
从互联网公益的普及,到理性公益的首倡,从透明公益的实践,到公益数字化共创……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已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风向标”。
互联网公益领域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盛会——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将于5月20日至21日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峰会以“数字向新,共益未来”为主题,为期两天的会议除开幕式外,还包括主题论坛、技术公益云展馆等多种形式的行业交流。
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用更系统、更创新、更大众、更全面的方式普及公益文化,让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更加普惠、可持续及开放,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互联网公益峰会承载着新的重任。
共议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民政部指定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共30家、互联网公募平台累计筹得善款超350亿元、带动网民参与超510亿人次。
互联网企业成为公益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6年至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这一盛会已走过七载岁月。
据了解,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由100多家联席单位和10余家组委会单位共创,超千人线下交流同时多平台线上直播。从开幕式到主论坛、分论坛及多时多地边会,行业大咖深度探讨,共议互联网公益发展未来。
今年峰会前后还将在多个省市设置“边会”,以探讨区域慈善生态,以及互联网公益如何发挥更大价值。边会是去年互联网公益峰会后的新尝试,通过支持公益伙伴开展常态化会议,以分享经验,讨论数字时代下的挑战、需求及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3月31日,共举办15场专业边会,以及15场面向公众的小红花直播课堂,覆盖十多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峰会的主办地选在了武汉。2020年初,武汉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三年之后,互联网公益峰会即将在这里开幕,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大考”之后,中国互联网公益正在用探索创新为解、以技术之力焕新的道路,鼓足勇气重新出发。
公众实践认知到公益已不再只是捐钱捐物,本次峰会在议题设置上,打破传统公益模式的边界,不仅将探讨“技术公益”“透明公益”等行业热点,还将“乡村振兴”“慈善法修订案”等公共领域的话题列入讨论、分享之列,让各方一起出谋划策,以期引导整个公益行业共同思考,如何让公益的藤蔓伸出行业高墙,并引领公益行业伸向更远、更广的领域。
“数实融合”创新公益模式
数字与实体融合、线上与线下共振,一直是互联网公益峰会的核心话题。“数实融合”继续成为今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的重点议题。
去年峰会上,技术公益云展馆是最大亮点之一。该展馆以微信小程序为依托,展示将技术应用于公益行业的典型解决方案或创新实例成果。今年,技术公益云展馆将迭代升级:第一,围绕“中国式公益”全新策展,注重参展方与内容的多元,从数字化公益、企业ESG、社会企业等多个维度征集案例,结合中国特色现代化策划展现主题与形式;其次,依靠线上小程序的形式,结合峰会主题面向公众进行“转译”,增强社交互动功能的设置,并实现线上合作机会撮合。
以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解决社会问题是公益项目存在的使命和价值。梳理云展馆里的项目资料发现,互联网技术通过在关键性的环节助推,让公益项目运转得更加高效,项目的使命得以强化价值得以提升。
云展馆中,也有不少这类的商业案例。例如,商汤科技带来的AI向善——智能看护项目。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商汤AI智能看护系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被看护人的痛苦表情并报警,在3秒内及时通知陪护人员前来处理危急情况,避免被看护人发生生命危险。
相关负责人透露,云展馆希望展示技术公益的风向,搭建技术对接桥梁及技术志愿者招募平台,以增进公益机构对技术的了解、学习与交流,并促成机构与技术志愿者、技术提供方的合作机会,同时以技术公益主题展为各方发掘新项目、新机构。
以互联网为底座的数字技术为公益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项目和行业层面。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认为,技术正在解决效率、公平、透明、价值观等问题,也在打破传统公益模式的边界,技术参与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甚至,开始在创造全新的公益模式。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