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持续扩大的对外开放,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扎根发展。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32家,同比增长38.3%;同期,全国吸收外资金额5748.1亿元,同比增长0.1%。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实际使用外资均稳中向好,有力印证了开放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热土。
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和稳外贸举措的实施,也是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中国的助推器。商务部表示,在着力稳外资的同时,正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全力落实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近日也指出,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将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
外资频向中国经济投信心票
近日,以大手笔押注字节跳动和快时尚零售商希音而闻名的美国私募投资公司泛大西洋投资集团公开表示,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点,也始终是该公司头号投资目的地。
近段时间以来,特斯拉、苹果、星巴克等多家跨国企业高层纷纷到访中国,寻求双方进一步合作。同时,不少外资金融机构也频频发声,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人民币资产充满信心。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48.1亿元,同比增长0.1%。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70.8亿元,增长5.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0.8%,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5%。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429.7%、179.2%、170.1%和63.3%。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跨国公司从作出投资决策到实际投入资金有一定周期。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考察,外资企业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表示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投资中国,以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前景投下“信任票”。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32家,同比增长38.3%。
资本市场方面,截至6月16日,北向资金6月以来成交净买入已达228.53亿元,有望扭转前期净流出态势。其中6月16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5.46亿元,续创2月9日以来新高。
在市场人士看来,外资趋势性“入A”,主要在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A股避险属性逐渐增强。展望下半年,经济预期改善有望继续提振海外投资者信心,预计2023年北向资金可能流入A股2000亿至4000亿元。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今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9322亿美元,累计售汇9387亿美元。其中5月银行结汇1993亿美元,售汇1960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呈现出韧性增强的新特征。资本项下,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保持净流入,外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进一步向好,境内主体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保持平稳有序。未来,随着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对我国外汇市场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政策加码打造外商投资高地
外国投资者青睐中国市场的背后,是中国经济韧性、活力和潜力的生动写照,充分彰显着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今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增加,超九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在华投资利润持平或有所增加。
外商坚定来华投资信心,离不开不断加码的稳外资外贸举措,也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释放的强信号。从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到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再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近年来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极大鼓舞了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也表示,在“邀约”全球投资者入市的强烈政策信号下,他们的“入A”信心增强。有关部门持续推动投融资制度与全球市场接轨,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更多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和投资者将因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而受益。
今年,商务部启动了“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各地也纷纷加大“请进来”招商引资力度。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继续开展“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提升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水平,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也是吸引众多外商持续投资中国的重要砝码。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多部门透露了接下来的诸多优化完善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举措。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出更大力度引资政策,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做好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将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务实合作;将在评估近几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效果基础上,深入了解地方、外资企业等方面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的诉求,研究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措施;将继续举办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提供平台。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