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暑期国内旅游实现收入1.21万亿 文体旅融合发展激活消费新潜能

暑期国内旅游实现收入1.21万亿 文体旅融合发展激活消费新潜能

2023-09-25 08:17:1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2023年以来,文化和旅游行业加速复苏。

文化和旅游部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暑期国内旅游人数18.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演出票房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792%。

文旅部将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目前两者均已成为新消费趋势和新消费热点,24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暑期消费同比增长200%以上,营收总额超过1亿元。

根据文旅部的预测,“中秋国庆”将迎来一个大众出游高峰期,文旅部推出149条“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条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2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等不同线路满足游客需求。

暑期国内旅游人数超18亿人次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18.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暑期全国演出市场的演出场次11万,同比增长301%;演出票房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792%;观演人数3256万人次,同比增长806%。暑期各地举办活动3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消费补贴超11亿元,中国银联和有关金融机构发放消费补贴超3.5亿元,带动消费超800亿元。同时,演出市场也加速恢复,1—8月,全国共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900余场,观众人次突破1000万,超过疫情前水平。

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全国各地举办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暑期各地举办活动3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消费补贴超11亿元,中国银联和有关金融机构发放消费补贴超3.5亿元,带动消费超800亿元。

根据文旅部的预测,“中秋国庆”将迎来一个大众出游高峰期,文旅部将推动各地与文旅企业、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围绕中秋国庆推出消费补贴、消费满减、票价优惠等系列惠民举措。在旅游产品方面,将推出149条“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会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12条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指导中国旅游车船协会推出“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会同非遗司指导中国旅游报社在全国遴选出2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推出包括上海天文馆、黄鹤楼等在内的首批24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单位,丰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满足大众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

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

“文化+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发展模式,文旅部将积极鼓励文旅企业参与举办品牌体育赛事,也支持体育企业投资布局文旅项目,充分挖掘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同体育产业之间的融合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出以体现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智慧旅游新产品新场景,培育壮大文旅经济新动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培育工作。

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暑期,24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网络传播受众达3.4亿人次,消费同比增长200%以上,营收总额超过1亿元,消费人次达300万,成为暑期文旅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上海天文馆游客量同比增长323%,营收增长482%;“夜上黄鹤楼”沉浸式产品,暑期共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同比增长177%,门票收入约2000多万元,同比增长244%。

下一步,文旅部将把握数字经济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加快培育开发智慧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动”起来、让人们在旅游的快乐中感受文化的新魅力,通过科技赋能感受文旅的新活力。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