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区域性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基金都是服务未上市企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
日前,中国证监会透露,截至2023年9月,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近18万家,其中挂牌公司4.31万家;累计实现各类融资2.33万亿元;累计培育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910家。截至今年10月,私募股权基金近1.3万家、管理规模超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是服务所在辖区中小微企业的私募股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证监会通过推动多种创新试点、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提升服务能力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2020年以来,证监会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作出系统布局,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定位和发展逻辑,加强央地协同,着力建设成为企业孵化培育平台、私募股权投融资生态服务平台、拟上市企业规范辅导平台。截至今年9月,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近18万家,其中挂牌公司4.31万家,展示企业12.09万家,纯托管公司1.2万家;累计实现各类融资2.33万亿元;累计培育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910家。
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初步建成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市场设施,逐步建立了与其他层次资本市场有机联系,对企业规范培育的“苗圃”作用不断提升,能够为企业提供登记托管、股权转让、认股权、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权益管理服务,股权、可转债、信贷对接等融资服务,以及规范运作、辅导培训、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服务。
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私募股权市场,具有非标、大宗、低频、私密等私募特点,在权益登记和投后赋能等方面能够为私募基金提供一定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现有12万合格投资人,还有众多登记存管的企业、商业银行及地方金融组织,存在较大资产配置管理需求。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企业的质量不断提升,现服务“小巨人”企业19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万家,同时建立了包括投融资信息、政务数据、第三方数据和现场走访信息等多维度企业数字档案。
目前,部分区域性股权市场已开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份额转让和质押融资均超百亿元,拓宽了LP退出渠道。随着企业端和私募基金端不断聚集,区域性股权市场能够根据企业股权融资阶段和私募基金投资管理需求,适时撮合私募基金份额和所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
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强部际央地协同,不断优化私募基金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服务能力,支持私募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共同发展,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效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