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日前发布消息,1—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6亿元、同比增长7.2%,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102项重大工程涉铁项目扎实推进。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效应强。根据国铁集团7月发布的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预计在7600亿元以上,截至10月底,铁路投资已完成全年计划的75%。
重大项目带动铁路固投
今年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中的涉铁项目为重点,突出联网、补网、强链,聚焦“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尽可能多地完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发挥重大项目单体投资多、社会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作用。出疆通道、沿江沿海沿边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通道项目加快实施,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有效带动基建投资扩大,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强劲动力。
1—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6亿元、同比增长7.2%。今年新开通的贵南高铁、广汕高铁、福厦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铁路新线成为沿线旅客出行首选,客流旺盛,为扩内需、稳增长、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进入四季度,将有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全线铺轨完成,汕头至汕尾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龙岩至龙川高铁龙岩至武平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一批重点在建项目进入开通前准备阶段。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继续坚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高铁、济南至郑州高铁济南至濮阳段、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等项目开通运营,推动邵阳至永州高铁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有效发挥投资带动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铁路投资已完成全年计划75%
国铁集团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080.48亿元,同比增长16.1%。前三季度,国铁集团整体经营结果好于预期,运输总收入完成7317亿元,同比增加2002亿元,增长37.7%。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净利润一举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21.09亿元,上半年国铁集团亏损110.86亿元。
前三季度铁路客、货运输收入与铁路客、货运输量增幅数据吻合,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37.36亿吨,同比增长0.32%,达到历史最高点;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9.33亿人次,同比增长112.40%,与疫情前同期相比,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客运量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4.49%,亦是历史最高水平。货运方面,前三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万列、发送货物142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7%、20%;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累计发送货物6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2%;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跨境货物355万吨,同比增长143%。
受疫情影响,2021—2022年两年铁路投资过于低迷,2016—2020年上半年铁路投资额度均在5400亿元以上,高于2023年同期。国铁集团在7月公布了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预计在7600亿元以上,截至10月底,铁路投资已完成计划的75%。相关分析认为,四季度是铁路投资旺季,一批重大铁路项目正在陆续转入试运行阶段,将在年底前建成通车,预计四季度铁路投资将会继续增长,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没有问题。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