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武汉市政府12月1日发布《关于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8个方向25条具体措施,力求推动武汉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5条具体措施助力武汉经济发展
在《措施》中,武汉市提出从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促进就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等8个方向增强武汉市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持续恢复和扩大消费方面,要挖掘汽车消费潜力,支持各类企业和商协会开展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各类汽车促消费活动,用足积分奖励政策,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使用。要支持直播电商发展,对认定的市级直播电商集聚区按照分类评级结果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入驻直播电商集聚区、年网上零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直播电商企业,给予最长6个月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办公场地租金补助。
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要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推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制定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组织召开线上线下项目推介会、集中签约会,促进民间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建设和项目运营管理。对于400万元以上工程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部分,预留40%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推动外贸外资促稳提质方面,要加强外贸龙头企业服务保障,推动“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要支持综保区建设汽车出口国际集拼中心、大宗商品集散及加工中心、期货保税交割中心,大力引进跨境电商、保税加工、检验检测、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等外向型项目,全市综保区引进进出口规模10亿元以上项目3个、1亿元以上项目15个。
《措施》还提出,在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将落实好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政策,细化完善相关操作细则,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政策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优化完善住房商贷转公积金贷款政策,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在促进房地产投资方面,要求摸清武汉市住房需求,合理确定各类房屋供需总量。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白名单”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审批,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推进“商改租”,盘活存量商办类房屋,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住房等。做好危旧房合作化改造、适老化改造、青年人才公寓、科技工作者社区建设、房地产供应链平台搭建等工作,鼓励开发探索“精装+适老”产品。组织开展保障性住房试点工作。
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
《措施》提出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强化“965”产业链链长制。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组织实施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制定集成电路、车规级芯片、特色创新药、绿色智能船舶、卫星设计制造等细分领域的工作举措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特色产业培育机制,加快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965”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链长领导协调、链主导航引领、链创协同攻关的“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聚焦重点产业突破口,集中要素资源,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向重点产业链汇聚。
在鼓励创新方面,鼓励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独立或者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对已落地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按照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市和相关区各承担50%。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给予1000万元支持。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武汉市同时提出通过培育壮大中小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来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武汉市将落实各项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展“个转企”扩量行动,严格落实“个转企”小微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开展“个转企”登记试点。完善“小进规”“小进限”政策措施,设立“育担贷”政策性担保产品,对培育企业给予精准帮扶和贴息支持。对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财政给予50万元奖励。
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武汉市将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有关部门与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沟通机制。开展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个体工商户,将对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开展全覆盖回访帮扶,指导依法合规经营、成长壮大。运用好“湖北省个体工商户公共服务专区”,畅通个体工商户诉求渠道,回应关切,形成受理、甄别、分类、派单、协调和反馈闭环。大力培育和选树“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