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
继上个月收到山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之后,科汇股份(688681.SH)再收监管罚单。
12月26日,上交所官网披露对科汇股份的监管措施。科汇股份在募集资金管理使用、信息披露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违规行为,上交所决定对科汇股份、时任董事长徐丙垠,时任董事长、董事会秘书朱亦军,时任总经理颜廷纯、王俊江,时任董事会秘书秦晓雷予以监管警示。
根据此前山东证监局查明的事实,科汇股份募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具体为2021年6月以来,公司未规范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未准确披露募集资金账户及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不仅如此,科汇股份存在政府补助事项披露不及时的问题。2021年7月,公司收到有关部门关于1000万政府补助的批复,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8.18%;2023年,分别收到软件退税金额106.80万元和109.07万元,分别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14.38%和14.68%,上述补助与收益相关,但公司未及时披露相关政府补助事项。
此外,科汇股份还存在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不规范,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根据公司公告,科汇股份于2022年1月28日、2022年1月31日与薛永端分别签署《提升中压配网单相故障处理效能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合同》《合同变更协议》,交易金额分别为108.50万元、38.50万元。上述交易发生之日前12个月内,薛永端担任公司董事,且交易涉及金额在30万元以上,但公司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
此前在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山东证监局就决定对科汇股份及上述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有关情况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短期内两次收监管罚单,此时的科汇股份上市仅有两年时间。
资料显示,科汇股份主营业务为电气自动化新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主营产品包括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产品、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产品等,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了用户侧电力储能、低压电力物联网等产品。
2021年6月,科汇股份在科创板上市。但上市首年,公司业绩下滑,次年陷入亏损。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科汇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3.69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11.54%、10.96%、-16.05%;净利润5532.34万元、5461.76万元、-742.87万元,同比变动34.32%%、-1.28%、-113.6%。
其中,对于2022年出现亏损,科汇股份将原因归结于疫情影响下客户需求下降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而2023年以来,科汇股份业绩有所改善。前三季度,科汇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2.9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85.91万元、160.05万元,同比增长284.26%、120.08%。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