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捐赠3000万 助力文物保护践行国企担当

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捐赠3000万 助力文物保护践行国企担当

2024-01-19 09:35:2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1月16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举行捐赠仪式。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将分3年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用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公益项目,并作为联合发起人共同促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

仪式上,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卓玛才让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递交首笔捐赠资金1000万元的捐赠支票。

去年4月,茅台集团成立公益基金会。卓玛才让表示,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将“文化”作为未来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积极参与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同探索和实践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投身文物保护事业

为积极响应“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重要国际倡议,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将分3年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用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公益项目,并作为联合发起人共同促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

茅台作为在世界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一直将文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积极参与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支持文物相关的基础研究、本体修复、展览展示等工作,共同探索和实践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据了解,从2021年起,茅台旗下汉酱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设立汉酱·匠心传承公益项目,进行可移动文物修复和文保人才培养,促进文物活化利用。两年来,捐赠资金1700余万元,开展殷墟公益项目一期,修复殷墟青铜器123件,在全国进行多场巡回展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一步,除围绕亚洲基金之外,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青铜器修复、古籍修复、革命文物保护等方向联合打造更多文物保护公益项目。

“此次茅台的捐赠为文物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全社会树立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榜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文物保护事业中。

卓玛才让表示,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加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是茅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茅台力量的生动实践。

践行大品牌担当责任

茅台一直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致力于“公益茅台”建设,打造出教育公益、生态公益、乡村振兴、医疗救助、文物保护等领域为一体的“茅台公益”样本。

去年4月,茅台集团宣布正式成立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据悉,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将围绕教育、生态、文化、科技、健康五大领域,打造覆盖学业帮扶、校企合作、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儿童成长、老年健康、体育事业等领域的公益品牌矩阵。

彼时,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集中发布了公益品牌项目矩阵,包括“1935·国之大医”“茅台王子·明亮少年” “贵州大曲·点滴有爱”“汉酱·匠心传承”“华茅·思源三孝”“赖茅·爱羽成长”“王茅·繁星计划”等。

“未来,贵州茅台公益基金将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发展道路和‘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益基金会,推动茅台公益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振耀表示。

自成立以来,茅台集团坚定践行“大品牌、大担当”的责任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国企担当。通过多渠道参与公益事业,成立茅台公益基金会,以规范化、体系化、持续化的公益举措参与覆盖国内、国际的社会公益,投身青少年成长、老年人健康、全球医疗改善、文史文物保护、救灾赈灾等公益事业,最大限度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彰显企业担当;全方位支持乡村振兴,在以企业自身发展带动上下游、相关方就业、致富的同时,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惠农增收举措,探索产业帮扶道路,推动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实现同步小康。

据悉,茅台集团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等称号。

“大品牌要有大担当”,茅台集团把创造美好生活、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担当。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