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柳工净利最高增60%结束两连降   创新驱动国际业务收入首超百亿

柳工净利最高增60%结束两连降   创新驱动国际业务收入首超百亿

2024-01-26 08:10:2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柳工(000528.SZ)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1月24日晚,柳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8.09亿元—9.59亿元,同比增长35%—60%,结束公司此前净利润连续2年下降的趋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柳工深耕工程机械市场领域60多年,以创新驱动产品多元化发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凭借优质产品,柳工海外不断取得新突破。2023年,公司国际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2023年预盈超8.09亿

柳工创立于1958年,深耕工程机械市场领域60多年,以装载机业务起家并逐步形成了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多种产品线,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装备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2022年柳工有限实现整体上市,旗下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混凝土机械及工程机械生产配套资产的整体注入促使公司业务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及横向拓展,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

回顾往年,2016年至2020年期间,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柳工的业绩进入上行通道。数据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70.05亿元不间断增长至2020年的259.8亿元,整体增幅达到2.7倍;对应的净利润由4926万元不间断增长至14.40亿元,整体增幅超28倍。

受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柳工的盈利能力连续两年承压。2021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7亿元、264.8亿元,同比变动10.48%、-7.74%;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9.97亿元、5.99亿元,同比下降30.76%、39.90%;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79亿元、4.74亿元,同比下降29.42%、39.18%。

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柳工的经营情况得到大幅改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将扭转此前2年连续下滑的态势。公告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为8.09亿元—9.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60%;扣非净利润为5.22亿元—6.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2%。

柳工表示,2023年,公司国际业务保持稳定发展,30多个产品线国际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增速跑赢行业近20个百分点,国际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同时,公司高空作业车、工业车辆、预应力、后市场等弱周期、新战略性业务加速发展,业绩贡献在快速提升。

7年投超38亿研发费

柳工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离不开其不断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柳工最早于1990年就开展国际业务,经过二十年的开拓经营,公司在海外设立了印度、波兰、巴西、印尼4家制造基地和印度、波兰、美国、英国4家海外研发机构,同时拥有多家包含整机、服务、配件、培训能力的营销公司,并通过300多家经销商的2700多个网点为海外客户提供销售和服务支持。

得益于国际化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柳工近几年的海外业务表现格外亮眼。2020年至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由33.79亿元增至81.19亿元,收入占比从14.69%升至30.66%。2023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57.64%至64.91亿元,收入占比同比上升13.26个百分点至43.17%,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该板块毛利率同比上升7.73个百分点至27.97%。

科技创新是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柳工聚焦工程机械主业,坚持加强技术攻关,研发投入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53亿元、4.19亿元、4.64亿元、6.56亿元、6.42亿元、7.47亿元,2023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1.45%至6.83亿元,近7年累计投入超38亿元研发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柳工在经营过程中保证强研发的同时,还积极推动降本增效。2017年至2022年,公司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这三大费用支出合计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14.89%、13.56%、14.02%、12.07%、10.56%、9.93%,整体减少4.96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三费”占比为10.98%,仍处于历史低位。

与此同时,柳工盈利能力增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65%、3.94%,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4.38、0.9个百分点。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