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上市券商一季度营收1058亿增速分化 “胜负手”自营收入347亿占比升至32.79%

上市券商一季度营收1058亿增速分化 “胜负手”自营收入347亿占比升至32.79%

2024-05-20 08:07: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在市场波动以及政策面变化等复杂因素影响下,今年以来上市券商业绩压力增大。

数据显示,2023年,A股43家上市券商(仅统计直接上市的证券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70.88亿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1285.89亿元,同比增长1.05%。

而2024年第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8.28亿元,同比减少21.55%;净利润293.51亿元,同比减少31.69%,业绩明显承压。其中,仅六家券商营收增长,七家券商净利润增长。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上市券商业绩表现分化,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自营投资。2023年,43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为1361亿元,同比增加69%,但一季度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346.96亿元,同比下降29.0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32.79%。其中,仅七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他36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

除了自营业务之外,受IPO及再融资节奏放缓,券商的投行业务波动较大。2023年全年,A股43家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合计为455.79亿元,同比减少21.75%,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为67.44亿元,同比再次下滑36%。

一季度净利293亿总资产超12.1万亿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全行业145家证券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减少3.14%;净资产收益率4.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其中,全行业自营、经纪、投行、利息净收入、资管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99%、27.78%、13.42%、13.09%、5.54%,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及业务结构保持稳定。

上市券商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A股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70.88亿元,同比增长1.35%;净利润1285.89亿元,同比增长1.05%。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43家上市券商中共有14家营收下滑,其中包括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13家券商净利润下滑,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等亦在其中。但同时,华泰证券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等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相较于头部券商业绩增速分化的表现而言,中小券商业绩弹性更强。从营收增速上来看,2023年,天风证券、中泰证券、财达证券、红塔证券等营收增速超过30%,特别是天风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99.1%、120.44%,红塔证券的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43.64%、710.57%。

除此之外,东北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财达证券等券商的净利润也都实现翻倍增长,中原证券、西南证券、长城证券、东兴证券等净利润增速均在50%以上。

不过,2024年以来,上市券商业绩明显承压。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8.28亿元,同比减少21.55%;净利润293.51亿元,同比减少31.69%。

其中,仅东兴证券、中原证券、南京证券、首创证券、华林证券、方正证券等六家券商一季度营收为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12.56%、38.93%、37.21%、29.85%、12.02%、11.97%。同时,方正证券、东兴证券、首创证券、南京证券、西南证券、第一创业、中原证券等七家券商净利润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41.06%、64.28%、25.22%、21.21%、1.77%、1.64%、85.53%。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资产总额约为12.1万亿元,净资产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1%、1.92%。

自营及投行板块收入降幅最高

上市券商业绩表现分化,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自营投资。

开源证券此前分析,在股债市表现分化的市场环境下,各券商自营投资结构差异导致业绩表现不同,固收占比高的券商业绩表现更优。

据华龙证券统计,2023年,43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为1361亿元,同比增加6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39%;自营资产规模合计约为5.45万亿元,同比上升15%。

而在高基数影响下,今年第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合计346.96亿元,同比下降29.0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32.79%。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第一季度,43家券商中仅第一创业、华林证券、招商证券、东兴证券、中原证券、方正证券、南京证券等七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他36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

不仅仅是自营业务,一季度上市券商其他业务板块收入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数据显示,一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资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28.67亿元、108.81亿元,同比减少9%、2%。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8月以来,监管部门阶段性放缓IPO及再融资节奏,并加大对券商投行业务的监管力度。受此影响,2023年全年,A股IPO共完成314单,融资规模3589.71亿元,同比下降31.3%;A股再融资共完成293单,融资规模4027.08亿元,同比下降39.8%。

2023年全年,A股43家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合计为455.79亿元,同比减少21.75%,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为67.44亿元,同比再次下滑36%。

而由于证券行业本就具有较强的马太效应,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受影响较大。其中,一季度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8.69亿元、5.76亿元、4.13亿元、4.48亿元、6.42亿元、4.5亿元,同比减少56%、26%、54%、59%、3%、25%。

此外,从整体行业集中度来看,华龙证券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前十大券商集中度分别为60.4%、69.75%,同比下降2.97、5.2个百分点,下行幅度较大但仍处于历史较高位置。

据国信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3月末,资产规模最高的前五大券商总资产规模集中度为40.25%,同比提升1.72个百分点,较2023年末提升0.71个百分点。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