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眼下,正是坚果长势正旺的时节,走进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亚练乡文化村村民张国鑫的坚果种植基地,挂果的坚果树爬满山坡,绿油油的一片。
近年来,亚练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563”发展计划和“6+1”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大力推广坚果种植,发展坚果产业惠民强乡。2023年,亚练乡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5.43万亩,全年挂果面积2.5万亩,涉及种植户7212户,实现产量0.55万吨,产值4400万元,坚果产业稳步发展。
张国鑫,永德县鑫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兼临沧市坚果协会副会长,与妻子共同经营着一家坚果加工厂。2015年,他依托自家30亩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从政府领回坚果苗,开展临沧坚果种植。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坚果种植队伍,张国鑫开始期待坚果产业的发展。
2017年以前,张国鑫与妻子经营着核桃加工产业,由于加工设备的通用性,2017年,张国鑫与妻子商定在核桃加工的基础上,加做坚果加工。随着时间的流逝,坚果逐步进入采收期,开始大批量投产,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张国鑫决定转型做坚果收购加工。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2021年,张国鑫新建占地面积8亩的坚果加工厂,引进新的设备和加工流水线,大量收购坚果。2022年,张国鑫的坚果加工厂收购鲜坚果4000余吨,坚果收购业务覆盖整个亚练乡,收购来的青果在加工厂内进行脱皮、清洗、烘干等初加工之后,运往外地进行精深加工和商品零售,销售额达2000万余元。
张国鑫经营的企业成功申报为“规上企业”,同年,张国鑫受邀出任临沧市坚果协会副会长。为着力打造坚果产业核心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亚练乡党委、政府授牌张国鑫的坚果基地为亚练乡一碗水乡级示范点“责任林”。多年来的红利以及当下的坚果发展态势,更让张国鑫确定了当初的选择,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坚果的念头,他决定再次扩张坚果加工厂的规模,扎实走坚果致富路。
“小坚果”变身“小金果”,日子越过越好,张国鑫有了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想法。“这几年,我家坚果产业的发展,都靠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乡里邻里群众们的支持,在党的关怀下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是土生土长的亚练人,生在亚练、长在亚练,我家的日子过好了,当然也不能忘记父老乡亲们啊。”张国鑫感慨地说道。
张国鑫立足自己的一技之长,积极参加坚果提质增效交流会,把从外面学到的先进技术、经验传授给乡亲们。他的坚果加工厂每年提供季节性务工岗位40—50个,聘请监测户、寡妇、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参与坚果分拣、搬运工作,有效带动和帮助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平均年支付工人工资40余万元,带动每户农户增收1万余元。他以“保底”收购的方式,合作坚果种植大户12户,涉及坚果650亩,坚挺的果实价格,让坚果种植户没有后顾之忧。
2024年,张国鑫了解到亚练村山街至木材站路段没有路灯,村民们日常出行不方便,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后,他积极与亚练村村“两委”沟通对接,爱心捐赠路灯60盏,让村民回家出行的路变得“脚下有光,心里亮堂”。
张国鑫的故事不仅是乡村能人致富发家反哺的故事,也是亚练乡大力发展坚果产业惠民强乡、激发乡贤活力、汇集乡贤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亚练乡将持续挖掘乡村产业人才的潜能,激发产业发展动力,以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推动全面乡村振兴。
近年来,永德县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坚果产业作为主要产业进行规模化推广种植。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永德县已累计种植坚果60万亩,成为临沧市乃至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永德县于2022年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澳洲坚果)示范创建县,坚果产业成为全县重要高原特色绿色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县内富农产业,对增加农户收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张国鑫的鑫艳坚果加工厂正在运输坚果。受访者供图
责编:ZB